跟卡瑞達鬼混了大半天加一個晚上,途中潘文才想起來現在D21開發公司已經有股東分紅了,雖然發展缺口很大,這個月以他的股份也能獲得兩千多星幣。
兩千多星幣算不的大錢,可是潘文之前對D21有戰利品物資及裝置的借貸型援助,這筆錢也是每月回款,加起來對現在相當缺錢的他也算幫助不小。
預算多了大幾千星幣總算比較寬鬆些了,對載入新推進器的新船有了其他想法。
MCosX推進器的是電能磁動力,一丁點兒燃料都無需補充,這也意味著維護崗位的削減,既更低的全壽期費用。這是優點,在戰艦上卻不一定是優點,因為全靠自動資料的反饋,有些隱患無法及時瞭解,要是在交戰的時刻掉鏈子那可就有樂子。
考慮到它可能存在不止一種缺陷,潘文最後決定還是買一艘輕型觀測艦和兩艘中型武裝商船。
武裝商船反正是拿現有護衛艦的殼子去改,潘文看過試驗材料和船廠儲備,中型護衛艦的空殼是夠用的。
這殼是大小股東們的船換掉後賣給船廠的,型號新舊不一,老型號裡面的東西可靠性值得商權,拆的拆回爐的回爐,殼就暫時留在船廠等合適的生意,經過了可靠性驗證的船才會拿出來當二手艦賣。該模式也是賽格伊斯山寨船廠使用的備貨模式,護衛艦等級的結構體框架不輕易拆除,對工業能力偏低的船廠而言是提高造艦效率的不二法門。
兩艘武裝商船將被用於替換在K7挖礦的重錘號與少尉二、少尉三。
觀測艦需要說明一下,這貨不是偵察艦,也根本就不是戰艦,屬於科學考察船。顧名思義,觀測艦擁有全艦種之中最完善的物理及電子觀測裝置,然而受限於體積,輕型觀測艦的實際觀測能力只相當於輕型巡星艦,略好於重型護衛艦。真的只是略好,以四十到五十萬公里的遠距離作戰為例,觀測艦能捕捉到船塢開閉時的光效應,護衛艦則不行,可是觀測艦本身並不配備戰術雷達及感應器,捕捉目標的效率會差一些,更不用說多點同時觀測了。
潘文要艘這個船沒有考慮作戰用途……也根本無法用於作戰,買它出於兩個想法。
一是試試看能不能提前觀察到K30的情況。
K30現在已經是蟲群佔領區,時間上算上訊息從保密階段到流出再到現在的時間已經超過兩個月,參照海默星E7衛星的經歷,兩個月的蟲群已經遠不是潘文的艦隊可以去眼前賣弄的,何況K30是人類國家的領土內,明顯蟲群發動之前就已經是規模極為可怕的了。因此想要蒐集更多蟲群的情報,只有兩個渠道——周邊星系的訊息,以及直接在周邊星系用觀測艦試試看能不能找到些什麼蛛絲馬跡。
二則是為了霜的囑託。
潘文是個怪人,外面的烈陽更是個病人,但是首先他還是個人類,所以即使他不屬於霜的管區,也應該為推動人類技術發展出點力氣,真的只是一點點。觀測艦在超遠距離觀測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這使得它對精度的感知力相當強,在做跨星系觀測時,最微細的位移都會影響其工作精度,更不用說速度不穩定的情況了。僅此一點,就能獲得最細緻的推進器穩定性、操作時效/精度等一些正常艦船檢查不出來的資料。
觀測艦的觀測裝置D21開發公司還無法自己製造,不過MR249能買到,需要七天內造完的潘文不得不支付額外的款項,讓船廠僱船直接去那邊買,因此這艘僅配備一門五級電子炮(打攔路石用)的船造價也超過了一千星幣,和同體量的戰艦相當。
三艘船的製造協議是疤龍來跟潘文簽訂的,兩人也算是很久不見了。
“潘大人能在敝廠買船真是讓我受寵若驚!”疤龍上來就拍馬屁,“您介紹我來這裡一直都沒機會表示感謝,這單生意我保證給您最低價。”
雖然說是最低價,最終的價格仍然達到了接近七千星幣,讓人完全感覺不出新推進器成本降低帶來的好處。以這個價格計算,比當初潘文帶著,此時在D21工作的環衛一號,現在的武裝商船價格上漲了有20%。
經過詢問潘文才算心裡有數,D21的產業鏈還不夠完善,造成船廠的很多配件需要到外面配。走外部流程的零配件價格比算在整艦裡時高出至少30%,同時為這些異地標準的零配件,船廠不得不用一些土辦法來消除裝置之間的電磁干涉,也需要額外的成本,因此會比計算了折舊的環衛一號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