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通用航空> 第三十二章 第三個角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章 第三個角落 (1 / 2)

潘文躺在艦長室的床上,腦子裡想著卡瑞達吻別時留下的一句話:

聯合銀行與發展銀行打算在K14啟動L3工程!

其中聯合銀行就是“星際聯合銀行”,管理著潘文等海盜存款的那家,發展銀行則是“行星管理發展銀行”。與聯合銀行這種純粹的財經銀行有區別,發展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借貸行星,客戶多是K15往後的那一片中小國家,據最近的相關新聞報道,發展銀行現在自有行星有十二顆,其中包含三顆居民星,除了有點散碎,可以說相當於一箇中型中立國。

K14是塵埃型星晶產地,人類統治區僅有的兩個星晶產地之一,半年前已經從銀行那得知K14恆星即將重新點燃。以星際聯合銀行的能力,趁此啟動L3工程早在各方預料之中,只是沒想到這麼早就開始,還讓發展銀行參了一腳。

所謂L3工程,既恆星能全面利用工程,也叫三級文明能源工程,透過建造完全包裹恆星的能源蒐集裝置利用恆星能量,它會實質性的遮蔽恆星產生的光和熱。

L3工程的技術難關早已突破,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普及開,涉及到三個方面。其一,在已經點亮的恆星周邊展開L3工程難度和危險度都很高;其二,L3工程一旦完成會完全改變一個恆星系內的環境,居民星有充分的能量供應且不提,影響到恆星引力井作用才是災難;其三,則是恆星作為現階段的導航定位標記,在可能影響到引力井的情況下,根本不允許遮蔽。

所以一些有需求的國家,特別是一些領土面積有限的國家,僅展開對恆星利用的L2工程,比如芙羅琳共和國就是其中之一。L2工程對恆星能的利用率根據各國需求及恆星自身的不同,只在1%至3%之間。

對比L3工程,L2的好處是垂直於黃道面的超巨型環狀蒐集器可以透過自身動作微調恆星狀態,以達到減少恆星災害的目的。另外,擁有L2工程的恆星系,可透過L2裝置強化恆星對某一區域的照射達到改變行星狀態的目的,一般用於對礦產星的催化和幫助行星做環境改造。

順帶一提較為初級的L1工程,L1工程不是單純的能源提供者,一般用於科研和農業。沒錯,所有主要利用恆星能的科研基地與農業基地都算是L1,L1密集度最高的自然是星際橋的另一端K11與MR星團藍皮海盜們的駐點MR246。

相比L1的自產自用,L2、L3裝置則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反物質來源!

反物質或者叫黑暗物質,從被人類發現起就一直被視為毀滅的同義詞,但是它有個很有趣的開發利用過程。

和古代的核裂變一樣,針對反物質的研究達到某個程度時,它也被賦予了戰爭色彩,可是當質子炮、中子炮、等離子炮等粒子武器登上戰爭舞臺並表現出優秀的低使用成本後,反物質的武器開發進度戛然而止,轉為純民用,形成了現在所有居民星能源供應系統的雛形。

和現有的太空戰武器體系相比,反物質武器有個巨大的缺陷,它的射擊路徑上不能有任何物質,哪怕是太空裡稀有的遊離粒子都會導致它提前釋放能量。而反物質製造需要的巨量能源則決定了它不可能像一般高能武器一樣形成射流,碰到塵埃就沒有下一步了。總的講射程根本無法透過技術開發來增加,而它的危險性與戰艦本身可能遇到的各種狀況,也使其無法用艦載裝置建造,反覆使用的成本過高。

另一種反物質武器則進入了實用階段,既反物質導彈,與摧星導彈一樣它屬於星際公約禁止製造的傢伙。但是它與摧星導彈有一點不同,反物質的危險性使它成了受監管最嚴格的東西,除了在發電機裡,任何過程中少一微克都要按叛國罪論!

有的人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野心,哪怕反物質受到如此嚴格的監管,仍然有頂級的私人實驗室處於某種目的或利益弄出來一些,直到該實驗室製造的反物質在製造過程中發生了事故……結果不用說,整個實驗室都消失了。根據大銀河時代的歷史記載,該實驗室涉及到的三個跨國企業,共兩萬以上高階人員一夜之間全都沒了,企業也被破產重組被相關國家拍賣。之後隨著導彈攔截技術越來越離譜,導彈逐漸淪為壓制型支援武器,反物質導彈漸漸的也沒有人再提了。

跑偏了,回到L2、L3工程。

L2、L3工程之所以是最大的反物質來源,是因為蒐集的能量過於巨大,只有用製造反物質的方式,才有可能將如此巨大的能量壓縮到可以運輸的程度,否則漫天遍地都會是運輸各種電池的運輸船。

什麼?電池容量小?可是恆星能本身是純能量,除了轉為反物質,只有兩種方式運輸——透過物質載體,或像鐳射一樣拿來對目標點照射,問題是按百分數計算的恆星能,照到哪個星球哪個星球就化了,要來何用。L2的光照調整,也僅僅是利用區域性反射為本星系內較遠的星球提供足夠的光照而已,沒有把所有能量都放到同一點。

現在的問題是,K14要建立L3工程,生產出來的反物質要去哪裡?K14的中心區質量雖然偏小,但是L3是對恆星能的完全利用,點燃後至少能供應上百個國家級惑星工業實驗室,K14周邊能不能形成足夠的消耗能力。另外一個問題,則是L3工程的建立,能不能減輕甚至消滅恆星再點燃時的躁動。

前一個問題不是潘文需要操心的,既然聯合銀行決定建造L3,就應該想過去處,將K14改為工業基地也有可能,星塵提煉之後的殘餘經過再加工成為各種原材料不存在技術問題,說到底它和行星一樣都是原恆星爆炸後的產物。

後面的問題才是重點,恆星點燃時的脈衝會對現有文明的通訊造成嚴重影響,導致K14周邊的跨星系通訊能力中斷數十年也不是不可能,通訊能力關係到邊境的援軍支援效率,若被CT星團那邊的蟲子察覺到,那可有樂子了。藍國一旦被蟲子穿透,抵抗陣線估計也沒戲,接下來KT星團就算毀了。

話說回來,如果KT星團被蟲子吃下,潘文和隊友們的產業D21反而安全了。比起內訌,顯然能消滅掉整個KT星團人類勢力的蟲子才是全人類的大敵,屆時就該是加布裡聯邦和伊斯帝國表現大國責任的時刻,絕不可能再把手往MR246後面伸,就算有些摩擦也不能擺到明面上。當然發生這種事情的前提,是星際橋保衛抵抗陣線能頂到蟲子規模爆炸的一刻。

為了局面能往那邊發展,難道說要去幹擾L3工程的進度?

潘文躺在床上想了小半天,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陰暗的方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