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組織聚集區附近,能免費獲得很多關於對抗藍國的相關資料,此行潘文沒有設定要賺多少多少錢的目標,倒也沒急匆匆的越過恆星去另一邊找打,安安靜靜的減速從聚集區附近緩慢路過,順便下載資料。
黃金號和少尉一號來到的時候,聚集區有三艘大噸位船塢艦,聚集的艦隊也是以這三艘船塢艦為中心,大致分為三團,但中間沒有明顯間隔。
三艘大船塢艦,是404船廠生產的12001級,這傢伙是分體船塢艦,雙體裂開做高階船塢狀態時,能對一艘比自己大,但高度不大於170米的巡星艦進行半密閉維修。外延活動維修平臺則能同時固定四艘重型護衛艦,進行結構維修,結構維修也是工程船無法在外太空完成的工作。
除了功能超強的大船塢艦,聚集區裡還有幾艘中小船塢艦,以及兩艘大貨船帶著的自持貨櫃,甚至還有一艘巡邏艦大小的專業醫療/醫學研究艦,整體能完成簡易港口包括最低限度補給在內的大部分功能。
在剛跳躍完接受的那份資料中有說明,三堆不是亂分的,類似潘文這樣的臨時外來艦隊,都在同一堆裡獲得維修和臨時補給幫助,另外兩堆分別屬於藍國周邊國家和抵抗組織正式成員。
現場也有其他兩個來自賽格伊斯的艦隊,兩個艦隊加起來只有五艘護衛艦,還有幾條小船。
潘文沒直接聯絡賽格伊斯的友人,先利用資料瞭解狀況。
KT8的戰鬥頻繁度相比MR241,是非常低的,畢竟這裡沒有星晶可以採集,全靠優勢作戰消滅敵人蒐集殘骸來賺錢。MR241戰場的另一項高利潤收入是活著的人質,可惜在這裡行不通,藍國的人質沒哪個團伙敢收留,生怕把自家船員給洗腦或用個人使用的基因道具給感染了,就算按文明的規矩走,也是在蒐集殘骸時間裡就把活的全部塞到救生艇裡,讓他們自生自滅。
作戰頻度受限於收入來源,有時甚至兩三個月不打,如果在一般地區,如此低的戰鬥頻率除相關國家,其他的都不會去湊熱鬧。K8稍微有點不同,這裡是個很適合做核心星系的地方。
在人類的移民階段,K8第二顆主行星K8E2是個溫度偏高的星球,平均溫度在兩百度左右,那時人類的星球改造能力還無法處理上百度的溫差,就被分作了礦物利用星系。大約百多年前,K8E2的平均溫度降至90度以下並出現了大面積的液態水海洋,於是K8成了個同時具有居民星基礎與礦產星基礎的星系。
人類的科技提前數百年就知道K8E2會在什麼時候變得適合改造,周邊所有國家都想要它,但是KT系的國家除了藍國稍微大一丁點兒,其他的都是兩三個星系貨,從戰爭潛力分析根本不可能獨立搶贏藍國。然而藍國一旦真的在這裡站住腳,向外可選擇的跳躍方向能有十多個之多,屆時根本不可能限制住他們的極端國策侵襲,乾脆的大家都別要,每家出點艦隊駐守,任務就是不能讓藍國佔有K8E2。
居民星的安置是個較為複雜的過程,藍國在K8方向消滅了幾輪守軍,卻沒能在周邊國家做出反應前讓K8擁有足夠的防禦能力,每次都被趕回去。
放棄了安置居民星的策略後,周邊在K8主要是圍繞礦產在做鬥爭。除了小行星圈,K8的第三顆行星,氣態星K8G3也有十多顆沒有大氣的衛星可供開採。這些礦產的價值與MR241的星晶礦石相比不值一提,只需防止藍國藉著K8G3公轉靠近他們跳躍圈出來時,上面不被建立起基地、物資供應鏈之類的就好。
說起來既然藍國會採礦,駐軍也會採,不過並非為商業利益。沒有直接建立在礦區的基地,採礦成本是很高的,需要不少的量才可能有足夠的利潤攤平超空間跳躍成本,後面的才能算利潤。駐軍採集的礦產多半提供給專業的後勤艦和專門定做的工廠型貨箱處置,為抵抗艦隊提供更多後勤保障,只有少部分是些大型礦船採集起來準備販賣的。
潘文選擇的時機,正是K8G3即將離開藍國跳躍圈的時候,該時段也是周邊在K8駐軍最多的時候。
K8G3公轉週期約五年,完全沁入藍國跳躍圈的時間僅兩個月,但是因為在跳躍圈周邊也容易引起戰鬥,實際上會有超過130天的時間控制在藍國手中,130天,以一箇中型國家的力量,就算K8建設成本更高裝置也更難就近獲得,一旦全力以赴,弄出個星基來仍然是有可能的。
資料對局勢的描述很細緻,比外界可接觸到的全面的多,甚至免費提供了藍國最近十年出現在K8的艦船資料,其中被擊沉過的艦船會有火力、動力、結構等資料;沒被擊沉過的型號,至少也有識別特徵。艦船部分的資料是很有用的,準確的識別資料,在敵艦保持隱身外形靠近時能提高至少10%發現距離,這也是潘文在MR241需要越來越多的依靠偵查陣列的原因。黃金號第二主機豆豆將這部分剝離出來錄入主機,同時提供一份給少尉一號。
準備聯絡另外兩個海盜艦隊時,潘文稍作猶豫,把事情交給娜傑日達來做。
透過聯絡,知道兩個艦隊的船主都屬於星空兄弟會,這會兒還在等另一隊友軍,暫時沒有靠近藍國跳躍圈的打算。
賽格伊斯對自家海盜攻擊自家人的處罰是很嚴格的,沒有海盜小夥伴,潘文也不想把後背交給其他艦隊,乾脆獨自上路。
K8是個成熟星系沒有塵埃和亂七八糟的大小石頭,集合地與藍國跳躍圈幾乎是被恆星當中隔離,在靠近時路線的選擇就變得很重要。
反抗組織很多年沒洗劫過藍國跳躍圈,利用靜態觀察的手段,在跳躍圈外很遠就能確認沒有星基大小的物體,但是卻不能保證裡面沒有哨站。哨站的火力、作為港口平臺的能力很差,觀察和偵查方面卻不比星基弱,像黃金號這種大小的物體,一旦靠近到K8E2的軌道距離內,就有可能因微弱的光反射被捕捉到,畢竟黃金號的塗裝還是反雷達塗裝,即使塗裝技術能大幅度減少反射,也並非100%吸光材料。
艦隊不能利用恆星引力幫忙加速走捷徑,為避免早期被察覺,還得主動避開恆星的高光照區,潘文決定繞大圈,直接沿著小行星帶靠過去。
很多星系的小行星帶都屬於高危區,比如當初躲在MR240小行星帶的海盜們,據說僱傭軍出現開始大力剿滅可直到現在還有殘餘。K8的小行星帶情況稍微好些,這裡的小行星體積較大,密度低的多,不是很容易匿藏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