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通用航空> 第九十六章 超限機甲的誕生(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六章 超限機甲的誕生(下) (1 / 2)

潘文有些低估神經感應操作時駕駛員的適應難度,等柳鶯能駕駛初號試驗機快速作出指定的精確動作,已經是第二天的事情了,中途都離開休息了數個小時,他也藉此下船到安全域性港口安全部確認過卡瑞達等人還沒回來。

接下來終於可以進入武器測試的環節。

賽格伊斯是個海盜港,不管是賽格伊斯內部,還是港口外的空間,都是不允許動用武器的,但是有個例外——在自己船上不管幹啥都不會有人管。

可問題是艦船內部怎麼弄出相當於巡邏艦的靶子呢?

潘文所準備的是最簡易測試手段,複合材料擊穿實驗,利用機庫裡的機械將一堆板材捏住讓機甲攻擊。

測試靶最外層是三層共100公分厚度標準均質裝甲,既機甲、戰機、炮艇的通用裝甲,50公分的厚度是初號機武器在未增幅前能擊穿的標準量。說明一下,武器能擊穿50公分標準均質裝甲,在戰場上的實際效果會僅有20到30公分,因為高能武器都需要持續攻擊,光束、粒子持續時間越長的實際效果越差,它們無法像實彈一般打靶是多少,戰場擊中效果也差不多。

測試靶第二層是戰艦複合裝甲,選用的是泰坦重工護衛艦制式的,厚度70公分。戰艦複合裝甲是戰艦的易拆卸式外裝甲,本身包含三個部分,外面是熱擴散熔融層,能利用自我熔燬最快速度分散能量武器打擊產生的熱量。第二層是隔熱晶網,一種是具有真空蜂窩結構的大散射率半透明體,由於真空佔據大部分體積且強度較低,除了對付高能武器外,在對抗實彈時該層會產生實體隔離效果,完全的實彈或太空碎片在高速時會在此直接變成粉塵。第三層卻是柔性很高的軟裝甲層,特點是擁有極高的比熱容,在熔燬前能吸收大量熱能。

測試靶整個就是標準均質裝甲、戰艦複合裝甲的重複堆疊,接下來就看初號機的武器能穿透到哪裡了。

“初號試驗機,現在可以開槍。”

“明白。”

十多米高的機器人,端著把長度超過八米的大槍扣下扳機,一道紅光閃過,測試靶上出現一個臉盆大小的洞。

“有效擊穿55公分,熔燬深度61公分。”豆豆只需要利用熱感就能很快獲得精確的資料。

“初號試驗機,解放個人超能力,我們再試一次。”

“明白。”

再次瞄準開始載入超能力時,潘文盯著熱感成像圖。初號機暫時拆除了背部推進元件和裝甲,可以在熱成像圖上看到大號神經中樞的情況。

直到初號機再次開槍,大號神經中樞和生物共鳴器都沒有特別的反應。

“有效擊穿268公分,熔燬深度272公分。”

穿甲程度幾乎達到對比組五倍,已經是非常驚人的成績,中間可是可是有戰艦外裝甲的。

“啪啪……”潘文帶頭鼓掌。

“好厲害!”“和芙羅琳的機甲差不多呢!”妹子們也顯得非常高興,還有跳起來尖叫的。

等妹子們稍微冷靜下來,潘文才找豆豆要資料。

“剛才的射擊效果與能量武器以1.3e9焦能耗進行攻擊結果相當。”

換算為對護盾的攻擊強度就是130點,三到五槍能幹掉炮艇護盾,與黑屋模擬測試的結果相當,。

一槍才130點傷害,是比芙羅琳機甲表現出來的打擊力稍低,可其實對機甲來說已經是相當驚人的打擊能力了。太空戰機甲為了確保命中後的效果,以及命中後自身的閃避不受影響,拋棄了地面機甲的光束武器,用的是等離子武器,它的基礎攻擊力不咋樣,射程對太空武器也算垃圾,不過射擊頻率比粒子武器快很多,初號機手上那款的射擊間隔就僅有1.3秒而已。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隨著機甲/戰機留在同一艘戰艦的時間增加,技師們的調製能力會逐漸發揮作用,之後的戰鬥中每次攻擊的輸出應該能相當於1.5e9以上,對於一臺體型比普通太空戰機還小的機甲,這種平均每秒輸出還高過炮艇的攻擊力已經能讓敵人蛋碎了。

接下來是防禦測試,相比攻擊測試,防禦測試直接拿AX2警衛機器人來轟就可以了。AX2警戒機器人是完全由第二主機豆豆控制的,很容易就能調整能量的輸出強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