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通用航空> 第九十四章 超限機甲的誕生(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四章 超限機甲的誕生(上) (1 / 2)

鬼混了整天時間,直到第二天午餐時羅克珊看潘文的眼神都有點讓他心虛,才藉口離開娜傑日達的領地,再次跑去小黑屋。

進去黑屋裡完成進入檢查後,發光女出來用電子音說出的第一句話不是歡迎句。

“外部編號CH073-2965111151163,你涉嫌盜用監管者肖像權,根據相似程度,監管者決議對你處以100星幣罰款,該罰款已經從獨立賬號中扣除,請引以為鑑。”

……還好潘文不是專業建模師,豆豆的外觀設定僅僅是形似,不然罰款恐怕還得多個零。

罰款是強制接受的,他也沒反駁權,只能開始預訂工作。

根據回來的路上與柏妮斯和其他陸戰隊員的交流,潘文對芙羅琳機甲的內部是活體已經沒有異議,最大依據在於兩臺機甲最後回到機庫前,上半身裝甲的起伏已經脫離正常機械的緩衝需求範圍且規律性很強,相信戰鬥也給內部的活體帶來相當大的負擔,必須以某種形式為細胞交換營養造成的。

既然確定內部是活體,還能讓負擔的裝甲、機械部分產生活動變化,就應該是單一的大型生物體,而非微生物體集合。銀河時代的技術足以造出與微生物堆積密度相當的蜂窩結構,那種結構絕不會發生類似呼吸的反應。

定製AI是個強大的系統,潘文經過了幾次定製也有了些經驗,結合已知資訊,開始選擇基礎生物模型而不是從機械開始。

列表上和機甲體型最相近的,是名為泰坦和獨眼巨人的古代神話生物,不過在進入細節選項後,潘文回憶了下很早以前的記憶,就把它們排除了。

早在雙子星傳奇時期,人類就非常熱衷於製造古代神話中存在的生物——其實也就是第一、第二紀元存在過的傢伙們,大銀河時代中仍然保有相應的資料。

仿古泰坦和獨眼巨人本身就算是生體兵器,可是它們對付滿級超能力者的優勢還沒有達到雙方體型差距的三分之一,養護成本和平時就算普通人的超能力者們根本不是一個量級,在投入了幾次戰鬥後價效比弱點逐漸凸顯,僅有的幾個原型體被丟在某國家公園自生自滅,後來就一點音信也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變成了某夥玩家的經驗了。

定製AI給予的調整選項中,仿古泰坦和獨眼巨人的整體能量水平估算值,與芙羅琳機甲當時的表現,差了至少三個零,意味著兩者的活體結構怎麼調整也適應不了那種級別的戰鬥。

另外,聽說芙羅琳機甲都有駕駛員,可這兩種仿古生物卻是有獨立基因結構與個體意志的,即便採取基因匹配技術恐怕都無法消除意識衝突導致駕駛員腦癱的隱患,芙羅琳共和國不會用如此危險的東西大批次裝備,當然更可能是潘文的知識限制他無法想到解決的辦法。

回到生物模型選單,他一把坐在地上,伸手把大面板也拉了下來……最近使用太頻繁才知道根本不需要花錢買椅子。

既然僅有的兩種體型匹配的活體能量級完全不夠看,他開始從其他角度來考慮複製與芙羅琳機甲戰力相當的單人武器。是的,他完全不需要製造出一模一樣的芙羅琳機甲,只要戰場作用差不多就行,雖然缺乏相關知識,缺乏各種原型和資料,可他有“雪”提供的定製AI。

漸漸的,他有了些眉目。

拋棄一體式的活體,假設活體僅僅存在於主軀幹,甚至只佔用主軀幹的小部分呢?

芙羅琳機甲那種十多米高頂多百來噸重量的東西,在短距時能發揮幾乎是輕型巡邏艦的戰力,主要是因為裡面的活體同時兼顧了超能力共鳴與超能力放大的效果。

假設駕駛員持有個人戰鬥的基礎階專家級射擊,利用體積數十甚至上百倍於人體的活體組織,採取基因同化措施獲得類似駕駛員腦幹部分的能力產生超能力放大效果,此時活體與駕駛員可以看做同一個體,也許可以發揮5到10倍於駕駛員本人的打擊強化效果。然後利用超能力共鳴將個人戰鬥超能力強加給機甲。

讓負責超能力共鳴的部分只作用於放大後的“腦”組織,似乎是可以避開同時對駕駛員產生兩種不同的精神脈衝呢。

考慮了很久組合的可能性,查詢了上百個可能相關的頁面,還真就被他找到了改造後能進行超能力共鳴且可靠度足夠的活體細胞,是一種團狀多細胞微生物,需要很大的數量才能達到預期的超能力共鳴度。至於個體超能力放大,毫無疑問,直接使用自體細胞就能夠改造。

最後一個難點是護盾,機甲的體型已經賦予它足夠的閃避能力與生存率,但是沒有任何反應時間的狀況下碰到就爆,再強的攻擊力也發揮不出來,特別是戰艦的副炮可不是芙羅琳機甲演示時機甲小槍那種持續力,光束副炮持續攔截時,連續橫掃過機甲的可能性不小。

以現有炮艇護盾系統的體積看,芙羅琳的技術大概不可能將其縮小至原有的二十分之一還保持強度,芙羅琳機甲必然還是採用生物方式讓機甲擁有護盾,潘文現在需要弄明白怎樣透過生物超能力共鳴形成護盾。

可能性最大的仍然源自於個體戰鬥執照中的緩衝,這是個可以減少傷害的特殊能力,可是跟護盾的特點卻差別有點大,難道要對生物共鳴器加入外部能量?就算採用輸出平緩穩定的聚變電池降低生物體受到的頻繁刺激變化,可是單純的外部能量和緩衝的特殊效果,怎麼透過共鳴器轉換為護盾的能量結構特點?

事情還是回到生物共鳴器的改造程度上來,增加了條件限制後,剛剛找到的多細胞微生物已經承受不了需求的能量級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