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弄清了自定AI的基本概念,潘文再次提問。
“如果我定義了一個複雜的AI,能不能下次來買?”
“可以,儲存時會自動扣取10星幣。”
……10星幣都夠一個精英基礎船員的年薪了,不過在這個黑漆漆的地方也算是很廉價的消費,總不能奢望免費吧。
有了確定的答案,潘文覺得有必要在這裡花點時間。
“能不能打電話?”
冷場數秒。
“通訊限制解除完成。”又回到了電子合成音。
打了個電話給在外面等著的艾爾莎三姐妹,讓她們先自己去玩兒,等他下個電話再來接他。
做了次深呼吸,退回後轉到機械分類——太空飛行物——現代化戰艦。
老實說他已經受夠了現在的艦隊結構了,人員多的要命不說,幾艘護衛艦都是不同的型號,甚至連廠家都不一樣,單單一個超空間跳躍重錘號和黑潮號就是不同的體系,每次出發前還要先計算好相對距離。
他當然可以選擇直接到廠家購買同一型號的船,可這不是手裡沒錢呢嗎,所以他想多花點時間看看自定AI能不能帶來一些驚喜。
先是戰艦外形的定製,為圖方便選擇了一個既有的推薦外形,側面與重錘號一樣形似刀刃,頂面是略呈長方形的幾何多面構造,不一定有用,起碼看起來能更容易對付雷達。
下面是調整船殼尺寸。
根據幾個月來的作戰經驗,潘文將船殼的長度調整到220米,差不多是輕型護衛艦的平均長度取了個整數。
是重要的內部結構了。
護衛艦的內部結構是很複雜的,系統一大堆,為了避免少了什麼不起眼的裝置,他直接選擇讓系統按輕型護衛艦標準自動填充,再手動按需求修改。
按潘文的設想,以後需要一種採用標準火力,人員少,也就是維護成本低的炮灰護衛艦。
雖然用護衛艦做炮灰似乎奢侈了些,可是跟玩家作對這也是必須要考慮的,護衛艦才能裝備的全尺寸武器是這個世界上能量武器中精確打擊射程最遠的,火力強度也不弱,即使是玩家們也無法直接忽視掉的炮灰才是好炮灰。
既然要用最少的人,那護衛艦級的機庫肯定是不能要的,為機庫服務的技師、駕駛員、基礎船員佔據整個戰艦裡幾乎一半的人口。如果真要用到機庫的載機或收納功能,可以由其他船型負責,炮灰們負責好炮灰的事情就夠了。
拋棄機庫後會節省大量內部空間,人員的減少也意味著活動空間的降低,可以以此為基礎增加一些內部設施。但在那之前,潘文還要進一步減少艦船的人員需求。
他面前的系統名字叫專屬AI定製系統,而戰艦上的主機為了增強火控瞄準與追蹤的速度,只保有邏輯運算能力根本就沒有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