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通用航空> 第七十章 大建設(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章 大建設(下) (1 / 2)

D21號衛星表面的光照度很低,依賴海默星對衛星重力拉扯產生的內能使它維持著熔融核心沒有冷卻,或緩慢或激烈釋放的能量在有毒氣體的保護下維持合適的表面溫度,讓水能以液態形式存在。這裡也有原始微生物,因為蟲子定居太久短期內無法確定是否為原生的。另外有毒大氣很容易被雷電引爆,會致使短時間內改變小範圍大氣結構並破壞溫度環境,原生生物難以獲得進一步進化的機會。

身為能跨越星系繁衍的超級生物,異蟲卻不管這些,它們適應的非常好。

為本地環境進化出的,依賴地熱生長的菌類構成的菌毯分佈十分廣泛,覆蓋了幾乎所有水源周邊數公里範圍,算是蟲子們的大後方。以菌毯為基礎,蟲子們四處打洞尋找它們需要的“精華”,既人類口中的能源型礦產。

要在蟲子的地盤挖礦不是件簡單的事,想著消滅所有蟲子後再開採更是異想天開,滅掉一個已經定居很多年並擴充套件至整個星球表面的蟲群,不如直接摧毀整個星球還比較容易。

當第三批次也是剩下的全部陸戰隊員到達時,降落點附近已經形成了一個被警戒柵欄圍起來的簡易機場,包含兩條臨時跑道和兩棟複合材料拼接的小樓以及一套水汽蒐集與過濾設施。

由於蟲子們喜歡打洞,沒有大量混凝土和金屬板材構築高階工事的登陸隊暫時還無法獲得真正安全的庇護,簡易機場只是一個暫時的落腳點。

隨著所有陸戰隊員和少量技師與小型裝置到場,登陸程式進入第二步——軌道投送。

軌道投送的優點是可以在兩三個小時內投放大量物資到地表。送為在大氣氣流影響下保證足夠的精確度,軌道投送時需要用大且重的箱子,不過即使是它們,並且經過軌道上的模擬計算,在最後開傘減速的過程中,仍然會散佈到較為寬廣的區域。

D21登陸行動的第一次軌道投送僅有一個箱子,接收到軌道上的訊號後,地面部隊開始行動,分出一半的人員出去開“寶箱”。

大規模的行動刺激了蟲子,路上再次打了起來,本次蟲子動用了數十隻擁有高度特化器官的戰蟲加入戰鬥。

姑且稱這種擁有半透明外骨骼的蟲子為“水晶蟲”,水晶蟲的外骨骼非常特殊,蜂巢般的結構中充斥著大量液體,能極大幅度的偏轉和分散來自能量武器的傷害,同時極易導致實彈在外骨骼區就發生破碎從而減低對內的傷害。它明顯是這個異蟲蟲群專門為對抗高科技種族進化出的高階種,也是前期偵查中對偵查人員造成傷亡最多的蟲子。

水晶蟲出現後幾乎無視了一切攻擊,在付出半數傷亡後接近了陸戰隊們,近戰已經不可避免。

近戰總共只持續了十數秒,剩下的水晶蟲就被其他隊員從各個角度擊殺,但就在這十數秒間,有三名開著小型機甲的隊員犧牲了。

水晶蟲的大小與小型機甲相當,用四條腿跑步,不參與行走的特化前肢前端是非常鋒利的三稜錐狀物,利用衝擊力擊穿小型機甲的裝甲層似乎都未盡全力。值得慶幸的是相比蟲子,人類的科技力量也不算太爛,小型機甲一樣使用複合裝甲,裝甲某種為保護駕駛員免受二次傷害的特性,讓水晶蟲第一次擊穿後很難把前肢拔出去。多功能複合裝甲不但限制了水晶蟲的動作幅度便於其他人瞄準或自行使用機甲刀具,也讓幾個沒被刺中本體和供養氧部件的陸戰隊員撿回一條命。

簡單就地埋葬犧牲的隊員,其餘隊員繼續行動。

在D21生根的蟲群發動攻擊似乎是自發的,顯得有些無序,短兵交接之後,仍然陸陸續續的有幾隻蟲子試圖攻擊隊伍,然而這種程度的攻擊對全副武裝的部隊並沒有什麼用,連陸戰隊的邊都沒摸到。

就這樣走走打打,半個小時後陸戰隊終於到達了第一個軌道空投的箱子所在地。

被保護在中間的兩臺由技師駕駛的工程機甲出來對箱子進行拆除。第一個箱子是特別訂購的,外層由很多零碎的裝甲片組成,它們不會被浪費,將作為一段時間內人員休息區最好的防護材料。

拆開一個面的裝甲和裡面的防震層後,現場很多陸戰隊員透過機甲和動力裝甲發出了驚訝的聲音。

三臺四足型重火力機甲,兩臺大型多功能工程機,十幾套自由組合地面運輸套件,水和食物。

四足型重火力機甲是潘文的,柏妮斯說要重火力機甲,他覺得那邊補給不便,得買一種連續自持戰鬥時間能超過二十小時的機甲,於是就拿了這種被稱作“區域殲滅者”的傢伙,這玩意做成四足因為滿彈裝填後一臺有一百一十噸,結果導致蜂D065X登陸艦根本運不下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