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號,萊特AD03B型護衛艦,製造商拓雷斯頓工業聯盟,主炮為MKT5型全尺寸中子軌道炮。
中子軌道炮的大型別屬於粒子炮,粒子炮的缺陷是粒子流速度與光子有差距,即使是120米長度的全尺寸版本其加速軌道總長超過一公里,MKT5型的中子流運動速度也只有16W公里每秒,在26萬公里的最大效能區(理論上任何飛行物的閃避動作都可被計算的區域)外,對付越小號的敵人越容易被應急規避動作避開。
但是粒子炮既然能作為主炮存在,它們必然擁有光束類武器無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粒子流持續時間短,把極高的能量壓縮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射,被擊中幾乎就等於全效攻擊,不需要像光束武器般持續照射,因此在遠距離作戰中有著比光束型主武器更好的毀傷能力。舉個例子,在60萬公里以外,光束型武器哪怕被擊中都能閃開,該距離武器需要延遲兩秒以上修正軌道,哪怕是頂級護衛艦用光束型武器也無法在該距離用一兩次射擊內做掉一艘巡邏艦,但是粒子武器卻能保證兩到三炮內在更遠的距離內對任何型號的巡邏艦產生致命損毀。
作為粒子武器中的一種,中子軌道炮則是其中的活體殺手,一旦擊破護盾和正面裝甲,哪怕粒子流只剩下一丁點兒,也能殺光攻擊軌道上所有的活體而不需要把整艘艦船擊毀。
有了黑潮號主炮的這種能力,接下來就順理成章了。
護衛艦擁有更強的資訊戰優勢,巡邏艦中除了幾種重型的和專業的偵查艦外,很難在危險距離外察覺到純護衛艦編隊,即使在雷達上反應出來也可能被誤認為不過是巡邏艦。
這種戰術的弊端也不小,MKT5型最大射程近九十萬公里,哪怕第二世界裡艦船的加速度可以到每秒兩三公里的扯蛋數值,最大航行速度甚至能勉強超過10%光速,包括了加速減速回收殘骸等動作後,射擊後回收戰利品也是一套耗時不短的動作。
潘文尋思了一會兒,安全是安全,也只是能賺點兒廢品錢罷了。
他想要擁有至少能在玩家群體中來去自由的力量,並保持到遙遠的今後,錢什麼的暫時拋開,至少需要相當程度的精神等級以升級執照,讓自己的艦隊複合真正的大BOSS姿態。
作為覺醒者的潘文,可以根據第二世界前一紀元的規則做參考。結論是在大銀河時代裡,作為頂級存在,旗艦BOSS想要升級的難度恐怕十倍於稀有階的高階NPC,差不多是普通BOSS的三倍。如此海量的經驗,想依靠NPC特有的方式學習知識自我鍛鍊自學成才,怕不要兩三百年,唯一快速升級的法子只能是抓著玩家狠狠的戳!這個小前提讓他必須選擇更有效的作戰方式。
他如此著急提升能力,還有其他無法對人解釋的理由,只是暫時來說那些東西還遙遠了點。
搖了搖頭,他對戰術班提出進一步要求:“利用資訊戰優勢打擊其中落單的,能獲得的利益也許剛夠我給大夥開工資,而且你們可能不會有太多時間回港休息。這樣吧,你們再回去討論下,以我的船隊,最多能一次對付有多少艘巡邏艦的敵人,我會通知控制室給你們臨時許可權與黑潮號的戰術班溝通,穿梭開始之前我要有答案。”
精英級NPC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已經和正常人類相當,但是他們還不夠跳脫,哪怕再討論,結果在潘文眼裡也會顯得比較保守。他也無意勉強,退而求其次,只要知道自己的底線,明白啥時候該跑路就行,現在他的資產只剩下四千多星幣,可禁不起再一次的損失。
給戰術班佈置下作業,潘文自己則轉道去了一號武器維護通道。
通道里,十幾名技師在馬修的帶領下正在為實驗室級武器磁脈衝近防炮,它的總質量120噸,在近防武器系統中屬於大號,不過由於是面防禦武器,沒有彈道要求,除錯難度卻是最低的。
“進度怎麼樣?”潘文站到馬修身邊。
“啊!”馬修好像被嚇了一跳,轉頭看到他,鬆口氣才回答,“差不多了,兩小時後就能試機。”
“兩小時後可能不行,我們現在在粒子風暴區。”潘文知道技師們都有點愣,根本不關心外面啥狀況,也沒笑話,“完成後讓你們的人去休息幾個小時,時間差不多了我直接聯絡你。”
“呃,只有這樣了。”
拍了拍馬修的肩膀,潘文離開維護通道,也抓緊時間讓自己多休息一會兒。
賽格伊斯所在地是一個被編號為MR242的恆星系,裡面除了一顆被等離子云包裹著的藍色恆星,就只剩下狂躁的粒子風暴和無數小行星。在離開的時候倒是不需要飛到恆星系外援,只要脫離黃道面(整體公轉軌道所在)一定距離後裝置就不會再受到影響,這方面戰鬥用艦船的優勢更為明顯,而民用艦還要多走一段。
跳躍程式啟動之前,從港口到安全區域花了十多小時,趁著最後兩小時粒子干擾降低,馬修和他的技師們完成了磁脈衝近防炮的最後除錯。
“開始跳躍。”潘文在指揮台上看過船上各部門的準備情況,發下了指令。
“警告!穿梭程式即將啟動,請所有船員立刻回到安全固定點。”
“艦船姿態調整,船員還有30秒時間準備。”
艦船並沒有靜止,而是已經有了高至8000公里每秒的巡航速度,不過只要不進行全力加速或快速的大角度機動,調整姿態時內部的的影響不大。
重錘號在這邊調整姿態,另一邊的黑潮號已經在數百萬公里的前方為跳躍做最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