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探機,集地質分析、簡單鑽探、初步選礦功能一身的小工程船,總重量六百噸,因為距離MR241很近,它在賽格伊斯很容易買到。潘文手中的是一架二手貨,300星幣是配送了數種功能擴充套件裝置後的打包價,按噸來計算,它的價格高過大多數常見的炮艇。
探機上場一時半會兒是沒有結果的,艦隊也就此進入輪值階段,阿萊伊戰機隊則保持半數在外圍巡邏。
一晃眼就過去半天,在半天的時間裡,探機已經把走過的區域中的地質分析結果整理出來,按照直徑一公里以上算小行星、以下算石頭,總共一千多顆小行星三千多顆石頭。這些天體上以星晶礦石為目標,具有開採價值的總共只有兩個,其中一個還是早就被看到的那顆被其他小行星撞擊過擁有廢棄礦坑的,另一個則是塊直徑不到五百米的大石頭。
以玩家做目標的潘文時間是用天計算而不能像原住民般按月算,十多個小時只找到兩個有價值的在他眼裡效率有點低,所以他決定直接工作起來,船隊則可以在周邊尋找能吃下的“獵物”。
為確認第一個開採點,他去諮詢了馬修和他的技師們。
“開採有廢棄礦坑的吧,它能承受住天體撞擊的打擊,不管大小,起碼證明它內部的結構很穩定。”馬修有些不太確認,說話的時候望著身邊的技師們。
另一名技師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向他這位難得一見的老闆建議:“BOSS,只有一臺探機我覺得應該去石頭上。MR241吸引人的地方是裡面總能發現從未被人開採過的星晶礦石,廢棄礦坑那邊,我們可以用多功能工程船去試著挖一下,有現成的礦坑工程船的效率也肯定比探機低的多,但是就能把兩個點都利用起來。”
雖然現場除馬修外的都是精英NPC,可也不是每個NPC都是一個模子倒出來的,有奇怪的愛好一點也不奇怪。
潘文立刻拍板,並讓這名提出建議的技師負責探機和多功能船的調配。為方便船隊尋找獵物的行動,他和另外幾名技師被暫時送到清掃艦上,把清掃艦留下作為人員的補給休息船。
安排好這些,重錘號和黑潮號以探機的目標石頭為中心擴充套件移動範圍,開始定點狩獵。
“隨著採礦的需求,我們的中心點每天會偏移近二十六萬公里,我們運動方向上最近的是MR240的跳入圈,預計在三天內會有遭遇。軌道反方向最近的是MR243的跳入圈,遭遇風險評估為低。”這是戰術組在開始狩獵時給出的情況評估。
有了戰術預判,潘文更多的讓戰機在礦石移動方向前方偵測,重錘號和黑潮號也消耗更多時間在同一側。
這種安排很快有了結果,第二天就發現一個由三艘艦船組成的小隊正在“打擊海盜”!
“被攻擊方有求救訊號發出,是賽格伊斯的。攻擊方能量反應顯示能耗為七級,連續三十秒未發現更高水平的能量反應,可以判定是常規巡邏艦。”雷達員提交了最新的偵測結果。
這邊剛停,另一名雷達員也開始彙報:“另有一艘艦船採用靜默模式正在接近戰區,推進效應判斷為巡邏艦,暫時無法判斷所屬陣營。”
“BOSS,戰術組覺得攻擊方可能是伊斯帝國的僱傭軍,官方的前哨空間站按賽格伊斯最新公開的資料現在應該在星雲另一側。”
潘文點頭,對手下的精英們很滿意,看來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大家開始明白他最喜歡攻擊的就是僱傭軍,不管是伊斯帝國也好還是加布裡聯邦也罷。
“靠近戰區,密電通知被襲擊的兄弟,讓他把敵人儘可能向我們引過來。”
對控制室裡的成員說完,接通了艦隊內部通話:“黑潮號跟上我們,準備作戰。環衛一號進入警戒狀態,一旦發覺危險情況優先回收人員向本隊靠攏。”
環衛一號自然就是武裝商船轉職的清掃艦。它雖是便宜貨,偵查系統也是七八十年的的古董型號,不過它在礦石旁邊處於相對靜止姿態,主推進器組也關閉了,擁有靜止警戒的優勢,回收幾個人員跑路問題並不大。
MR241星雲內的視野很差,即便幾乎是最新型號護衛艦的重錘號被動偵查範圍也就百萬公里出頭,依靠戰機的中轉才能偵查更大些的區域,所以能被偵測到的戰場距離也不會太過遙遠。同時也是因為星雲塵埃的關係,無法用很高的速度航行導致還是需要不少時間才能進入戰鬥。
他們以秒速500公里進行巡航,兩分鐘左右能加速到星雲內的最佳速度1000公里每秒,包括加速和規避天體,二十分鐘上下才能進入戰鬥。二十分鐘,若是攻擊方動作快點,足夠完成作案後跑路了。
“被攻擊艦正在向我們靠近,十秒前已經突破警戒速度。”
逃命的時候,當然不會再考慮會不會磨損反雷達塗層,只要塵埃不導致裝甲大幅度變形,那就能做!
“知道了,繼續觀察。戰術組,給戰機隊選擇掩體,讓他們轉為靜止觀察者。”
“Hi,sir!”
戰術組的職責類似於輔助計算機,把艦長的指令拆分為細節指令通知艦船的各個部門是其中之一,幾人圍著控制室中間的大星圖稍作討論,立刻下發指令。
在戰鬥開始前本就不太容易引人注意的中型戰機,在被攻擊船的移動路線附近找到各自的隱蔽點,關閉引擎進入相對靜止後,它們就等於是雷達的一部分,在星雲這種複雜地形中危險幾乎可以忽略。
“老闆,我覺得我們應該減速。”此時的領航員是一名白人男性,不知受了什麼傳染,他也跟著蘇清和多麗絲叫老闆而不是BOSS或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