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風光,山清水秀,渾然一體,另有姥山與孤山坐落於湖中,使煙波浩淼中隱現峰巒疊嶂,更顯雄奇壯闊,氣象萬千。四人坐一烏蓬大船,暢遊在這湖光山色之間,別有一番情調。
紫蘇小姐的目光始終沒有看向楊牧雲,楊牧雲也很知趣的遠遠躲到一邊。
這時,一道清脆優美的漁歌聲從湖面上傳來,伴隨著清涼的湖風十分悠揚動聽:“蓮葉綠來荷花紅,巢湖水中摘紫菱,妹摘紫菱爺打魚,紫菱跳到魚兒身。”歌聲婉轉,曲調悠揚,四人循聲望去,一艘烏蓬漁船正隨波盪漾,一位身穿紫色衣裙的婀娜少女赤著雙足站在船頭唱漁歌,船尾一頭戴竹笠的漁翁正奮力搖櫓。
“菱姑,快讓你爹把船靠過來。”烏蓬大船上的船老大叫道,顯然他和這採菱女父女倆很熟。
紫衣少女一笑,回頭對船尾的漁翁說了幾句話,那漁翁點點頭,奮力將漁船搖了過來。
“這是菱姑新摘的菱角,這是剛打的鮮魚。”漁翁將菱角和鮮魚送上大船。
“姑娘,你歌唱得真好聽!”楊牧雲對紫衣少女說道。
紫衣少女看向他,見說話的人眉清目秀,穿一襲長衫,嫣然一笑,露出雪白編貝:“公子是讀書人麼?”
“區區不才乃一秀才。”楊牧雲文縐縐的說道。
“那你會做詩麼?我爹說讀書人都會作詩,你能給我作一首麼?”紫衣少女一臉的期盼。
“那就請姑娘出個題目吧!”
紫衣少女烏溜溜的大眼睛轉了轉,一抿嘴兒笑道:“我也不知出什麼題目,公子就隨便作一首吧。”
“好!那我就以姑娘的採菱女為題,姑娘請聽好——”楊牧雲抬頭看看天,低頭又看看湖水,清了清嗓子吟道:“天高水闊白雲飄,霞光初現影動搖。碧波泛舟菱兒滿,與君一道唱風謠。”
“天高水闊白雲飄......”紫衣少女將楊牧雲所作的詩默默又吟誦了一遍,拍手笑道:“好詩,公子好文采!”
“菱姑,我們該走了。”漁翁眉角含著笑催促道。
“知道了!”紫衣少女對著楊牧雲璨然一笑:“公子,我叫紫菱,不知公子如何稱呼?”
“紫菱,好美的名字,我叫楊牧雲。”
“楊公子,我家住在巢湖西面的蓮花圩,你如他日有暇,能來我家做客麼?小女子還想聽你作詩!”紫菱的清澈的眼眸中泛著光彩,臉兒微微有些紅。
“姑娘盛情相邀,小生難卻,但今日有事難以抽身,改日一定登門拜訪。”
“那......說好了,公子一定要來。”紫菱話剛說完,漁翁長篙在大船上一點,小漁船又悠悠盪盪地返回了湖面。
小船越來越遠,一陣湖風吹來,吹來一曲採菱女飽含韻味的歌聲:“湖水翻來碧波清,清水照見妹的心。有船有槳哥來坐,無船無槳難相逢——”歌聲清甜動人,透露出綿綿情意。
船老大不自禁地看向楊牧雲,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小姑娘的春心動了,一首詩竟然將她的芳心虜獲了,”紫蘇小姐的美眸一瞬不瞬地看著寧祖兒,“寧公子,你也為我作一首詩,好不好?”
寧祖兒輕搖摺扇,苦笑道:“我是一個練武的人,說到作詩可就太讓人貽笑大方了。”說著瞥了一眼楊牧雲。
“酒菜已經齊備,你們快過來跟老夫小酌幾杯。”沈雲在船艙中招呼道,像是在幫寧祖兒解圍。
三人來到艙中陪沈雲坐定,桌上已上滿了菜:清蒸銀魚,紅燒麻鴨,白蝦鍋貼,蔥油爆鱔......滿滿一桌充滿巢湖風味的特色菜餚。
紫蘇小姐為三人斟上酒,微微一笑,輕啟朱唇:“小女子不勝酒力,還請三位大人多飲幾杯。”
“紫蘇姑娘不必拘束,聽說姑娘文采不凡,就請姑娘出一道酒令,為我等助興,不知姑娘以為如何?”沈雲捻鬚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