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
一個老太監守在山門處。
他已經非常蒼老了,形如枯槁,白髮似一團枯萎的雜草,在夜風中輕輕飄蕩,臉上盡是老年斑,手臂上佈滿了葉脈般的淡青色血管。
“高公公,這麼晚了,您老怎麼還不休息?”
“守門的事,讓奴才們做就好了!”
一個小太監連忙上去攙扶,卻被高全推開了。
他用含糊不清的聲音說道:“劍,劍動了。”
“您說什麼?”
“劍動了,他,他回來了,回來看陛下……”
“我得……等著。”
小太監見他瘋言瘋語,最終搖搖頭,給他披上一件外衣後,就轉身離開了。
難以想象,這位高公公,曾經是太宗身邊最受信任的大太監,當年連宰相見了他都禮敬有加。
然而如今九十二歲的高公公,卻孤獨地在昭陵中守了四十多年,風刀霜劍,無人問津。
夜色越來越深,高全早已站不住,他坐在地上,靠著山門打盹。
腳步聲緩緩響起。
高全猛地睜開雙眼,那雙渾濁的老眼中似是亮起了光芒,蒼老如樹皮的手緊緊抓住那襲白衣。
“守陵人高全,參見……國師!”
他顫顫巍巍地起身,想要行禮,卻被李道玄揮手擋住了。
“高兄,好久不見。”
李道玄望著他,眼中露出一絲感慨。
在歲月面前,生命真的很脆弱,當年雄姿英發的太宗已經成了冢中枯骨,而那個忠心為主,任勞任怨的高公公,也已經時日無多,即將跟隨舊主而去。
“高某一介閹人,腌臢之身,哪裡配得上這句高兄。”
高全眼中熱淚縱橫,他望著青絲不改,容顏依舊的李道玄,十分自慚形穢。
但那句高兄,卻讓他心中激盪,感動不已。
四十年風雨蒼茫,他已經見慣了人走茶涼,卻不想,臨死之前,還能得到國師的尊重。
李道玄望著他的白髮,輕輕一嘆,道:“這天下又有幾個人,能守陵四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