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七年,大唐舉兵伐突厥,大勝。李道玄請辭國師之位,皇帝不允。貞觀八年初,龍虎山老天師仙逝,享年一百四十九歲,遺命李道玄辭去國師之位,守靈三年不得出山。
李道玄再次請辭國師之位,帝再拒。從此之後,國師李道玄便深居於龍虎山中,為師祖守靈,逐漸消失在了世人的眼中。
然皇帝李世民每逢朝中大事,總要飛鴿傳書入龍虎山,詢問李道玄的意見。
儘管不經常得到回應,卻一直堅持。
酒宴盛會,李世民身旁也總有一個位置空著,他常常飲酒嘆息,說若是國師在,必不使朕酬勞至此。
龍虎山看似是清修之地,卻因為一個人,而在無形之中吸引了全天下的目光。時人謂之,天庭府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
如此浮雲朝露,珠流璧轉,轉眼間,三年匆匆而過。
龍虎山下,聽風茶館,許多人在此躲雨。
「話說李神仙和大將軍李靖聯手,一起打敗了蚩尤後,遵老天師遺命,歸隱山林,從此不再過問世事。」
「這龍虎山呀,就常常聽見鳳鳴之聲,每逢雨後,必然會有紫氣漫天,朝霞東來,你們可知道是為何嗎?」
遊客們紛紛搖頭,催促說書人別賣關子,趕緊說。
說書人得意一笑,道:「我家堂弟在龍虎山中修行,是內門弟子,他告訴我,這是因為每次下雨之後,李神仙都會從後山草廬中走出,前往白鶴湖中垂釣。」
「那些紫氣和朝霞,都是因為李神仙出關的緣故!
「我堂弟還告訴我,當代張天師的兒子正在跟著李神仙修行,他有一次去給張天師的兒子送飯,你們猜怎麼著?」
眾人的好奇心都被吊了起來。「快說,怎麼了?」
「一定是遇見李神仙了,快說說李神仙長什麼樣,是不是和廟裡的一樣好看?」
「呸,膚淺,李神仙乃是我們大唐國師,是成仙得道的高人,法力無邊,威震天下,容貌算什麼?」
說書人見氣氛烘托得差不多了,便不再賣關子,繼續道:「我那堂弟真的遇見了李神仙,他老人家還沒有飛昇,不過也差不多了。」
「我堂弟說,當時李神仙穿著孝服,就坐在白鶴湖邊垂釣,他輕輕一提魚竿,就釣上來一條大鯉魚!」
「這有什麼好稀奇的?」
「嘿嘿,別急,那大鯉魚長約一丈,最古怪的是,前半截身子都已經化作了龍形,有龍角、龍頭和龍鬚,還能口吐人言,直呼上仙饒命。」
「李神仙則是說道,武德七年時,有一稚童攜夜明珠誤墜江中,你貪心那夜明珠,故而對稚童見死不救,因此即便越過龍門,也不當為龍。」
「說罷李神仙就將那大鯉魚收入了魚簍中,說來也怪,那大鯉魚一入簍中,便龍鱗脫落,重新變成了魚。'
「後來李神仙還讓我那堂弟把這魚給煮了,湯汁宛如白玉,香飄十里,我那堂弟分了一碗,說此生從未喝過如此鮮美的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