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郊外,傍晚。
“和尚爺爺,今天我在乞討時,聽到有人讀佛經,其中有一句叫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小盲女不解道:“和尚爺爺,佛祖那麼厲害,也要去乞討嗎?”
在她心中,佛祖是高高在上神通廣大的,怎麼會像自己一樣去討飯呢?
這太不可思議了。
慧禪依舊躺著無法動彈,但相比之前,他的精神狀態已經好了許多,身下有著許多幹燥的稻草,那是小盲女幫他做成的‘草床’。
聽聞此話,慧禪微微一笑,道:“這句話出自《金剛經》,佛祖行走人間時,也是要吃飯的,不過不叫乞討,而叫化緣,也是一種修行。”
“化緣?”
“不錯,我佛慈悲,從不向窮人化緣,只向富人化緣,對方若肯給些吃食,當虔誠感激,誦經祈福,若不給,或是羞辱謾罵,佛也不會生氣,只會靜靜離去。”
頓了頓,慧禪又道:“其實後面還有一句,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小盲女側著腦袋道:“和尚爺爺,這又是什麼意思?”
慧禪笑道:“這句話是說,佛在吃完飯後,會將碗筷和衣服收拾乾淨,然後打水給自己洗腳,再把打坐的地方整理一下。”
小盲女摸了摸自己髒兮兮的腳丫,疑惑道:“好多人都說,佛祖是坐著蓮臺飛在天上的,難道腳也會髒?”
“沒錯,《金剛經》中說,佛要吃飯、化緣、赤著腳走路,腳底心常常踩到泥巴,所以每天都要打水洗足。”
破廟中,小盲女稚嫩的聲音響起。
“和尚爺爺,我好喜歡這個佛,感覺他好像就在我身邊一樣哩!”
慧禪一怔,久久沒有說話。
他在學佛經時,並不是多麼喜歡《金剛經》,因為《金剛經》中的佛太過普通,樸實無華,反觀其他佛經,佛總是離地三寸,腳踩蓮花,金身璀璨,令人嚮往。
然而《金剛經》卻偏偏在佛門典籍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甚至是禪宗一脈的無上經典!
他曾問過師父這個問題,師父只是笑而不語。
如今聽到小姑娘言語中對佛的親切和喜歡,慧禪突然明白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但遺憾的是,他明白的有些太晚了。
“和尚爺爺,你怎麼不說話,是傷口又疼了嗎?”
“你不要擔心哦,我聽說有個很厲害的大人物來到了洛陽,正在將白馬寺的田地分給窮人,等我分到了土地,就能去換錢啦,到時候我請最好的郎中給你看病!”
小盲女安慰著慧禪,稚嫩的聲音中有著一絲憧憬。
明明她自己還有眼疾,卻毫不猶豫地答應幫一個只相識幾天的陌生人看病。
慧禪望著她,彷彿看到了一顆水晶般的無暇心靈。
經過這些天的相處,他發現小姑娘特別的善良和堅韌,自己不過陪她聊聊天、講講經,她就將自己當成了親人一般,甚至寧願自己捱餓,也要將最好的飯菜分給他。
出門時,即便她撞得鼻青臉腫,也不會哭泣,反而笑得特別樂觀和陽光。
而她的母親,那隻水鬼,則遠遠地望著自己的女兒,悄悄跟隨,露出心疼之色,卻又礙於自己的陰氣,不敢攙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