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外西北處有一座名山,名為九嵕山。
此山虎踞渭北,氣掩關中,九梁拱舉,一峰獨秀,渭水縈帶其前,涇水逶迤其後,可謂是當世名山,風水極佳。
但這座山卻並不對外開放,山下甚至有大軍駐守,因為山上正在修一座陵墓,名為昭陵。
昭陵是李世民為自己修的陵墓,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是剛一登基便開始準備自己的陵墓修建工作,李世民也不例外。
只不過鮮有人知道,在昭陵旁邊,還有一座陵園,名為英陵。
王波帶著李道玄來到了英陵之中,剛一進去,李道玄便瞳孔一凝。
只見密密麻麻的墓碑橫陳排列,如大軍列陣,旌旗蔽空,讓人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裡埋葬的,都是戰死的不良人,陛下恩准,不良人可葬入英陵,分享昭陵風水,福及子孫。”
李道玄心中一嘆,李世民不愧是一代帝王,胸襟開闊,富有人格魅力。
也許正因為如此,才會有這麼多不良人願意為其效命吧。
兩人走了一會兒,然後停在了一塊墓碑前,那是王波的師父陸子通之墓,下方還有正楷小篆,介紹著其生平和功績。
“陸子通,開皇三年生人,營州人士,修出馬仙道。貞觀初年入不良人,任白虎校尉,斬妖三十二,後為保護無辜孩童,以血肉之軀硬抗賀蘭山崩,斷骨九十二,力竭而亡。”
……
李道玄默然,彷彿看到了那個老人身化巨熊,義無反顧地擋在一眾孩童面前,如銅牆鐵壁一般頂住了那勢如千鈞的山崩石落。
他躬身一拜,心中五味雜陳。
當年相逢時,他和這個老人家並未有多少交流,只是覺得對方性子豪爽,為了出馬一脈的發展操碎了心,便隨手提了個建議。
誰成想,卻讓對方丟了性命。
“陛下對我們出馬一脈很好,不僅冊封了我們所供奉的大仙,還選出了許多資質上佳的遺孤,拜入了我們出馬一脈中,短短兩年,宗門便出了許多人才。”
王波從儲物法器中取出一壺酒,灑在了師父的墳墓前。
“師父,李兄來看你了。”
“您常說,李兄是我們出馬一脈的恩公,日後一定要報答他的點撥之恩,您放心,弟子就算豁出性命,也一定會報答李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