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蘇同秦深道:“既然回來了,我就同孫婆婆去準備飯碗,不然讓孩子們等大家從酒樓回來,估計都要餓壞了!剛好我也可以同孫婆婆定下食譜,讓她同李婆婆每日按照食譜來做就好。”
這兩位婆婆的手藝實在一般,若不是條件不允許的話,喬蘇是真的想要僱一個廚娘過來。
如今酒樓新開張,生意太好,孩子們就算是去酒樓,有沒有地方坐先不說,問題是沒有人有功夫給他們做飯啊!這酒樓的菜色先對而言都是口味略重的,這偶爾吃到沒什麼問題,但是讓正在成長的孩子們每天吃,這就不大好了!
而且她本身就是廚子,若是再僱傭一個廚娘在家中,這事情怎麼想怎麼奇怪呢!既然怎麼樣都覺得不好,那她也就只好親自調教一下這兩位婆婆的廚藝了。
喬蘇覺得兩位婆婆的廚藝之所以不好,一個是在用料上,一個就是在見識上了。她們原來不過是普通百姓,整日接觸的食材也就是那些,所以搭配或者做法都有些單調。
她如今也沒有時間像是帶徒弟一樣的帶她們,不過每天講個兩三天的菜色,定下一個給孩子們的選單還是可以的。到時候太過於難做的菜色她可以自己做,到時候讓婆婆們加工一下,或者留給孩子們晚上吃,或者中午讓李林給孩子們送去。
當然,兩位婆婆和李林在宅子中做工,自然就不像是孩子們吃得那樣精細,但是小山、小茹以及小石頭吃用的一切卻都是同後撤和小旭相同的。
這所謂的精細也不過是一些菜色上的區別,對於婆婆們和李林來說,並不在意,畢竟這日子已經是他們以前無法想象出來的日子了呢!
喬蘇帶著兩位婆婆離開,秦深便坐下同李林說了一會兒話,然後又問了問孩子們一天在學堂都做了什麼事情。
幾個孩子嘰嘰喳喳地說了起來,竟然連先生去了幾次恭房都知道……
倒是沒有去學堂的小茹有些安靜。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東權,雖然對女子的束縛沒有那麼大,但是想要去學堂那是不行的,起碼作為普通百姓是不行的。就如汪白玉的家境,她所學到的東西也不是從學堂學到的,而是從家中請來的先生那裡學到的。
秦深等孩子們說完,便鼓勵道:“你們都很認真在學習,這很好,以後每天都要這樣努力才成。因為你們要明白,這世間有多少孩子想要讀書卻都沒有機會。”
見孩子們都乖乖地點頭,秦深便笑了笑,“好了,這會兒飯還沒有好,你們可以去做一下先生布置的功課,若是都已經做好了,那就去溫習,或者將明天先生要講到的內容看一看,你們知道溫習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嗎?”
小石頭不過是第一天上學堂,他還有很多東西不懂呢!秦深問的問題,他當然是不能夠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