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兩位婆婆並未覺得不公平或者是其他什麼,因為就算是在北樞的時候,她們家的子女也是上不起學堂的。
何況喬蘇已經說了,她會讓侯晨和小旭繼續做小山和小茹的師父,若是兩個孩子將來有什麼機緣,她也是會傾力相助的,這就讓她們很感激了。
秦深帶著侯晨和小旭過去之後,那位先生就考較了兩個孩子背書和寫字。
因為侯晨和小旭身邊有秦深和劉氏的關係,他們學的也就很紮實,自然不會被先生難倒。
不過後來先生問的內容越來越艱澀,雖然有的句子他們沒有讀到過,不過他們也可以根據大概的意思解釋一下,這讓先生很滿意。
“可以。他們過來可以同年紀大一些的孩子在一起。”畢竟兩個孩子該學的都學得差不多了,若是在同幼童在一起學習,明顯就不合適了。
秦深將這半個月和下個月的束脩交給先生,詢問了上學堂需要帶的東西,便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
他並沒有帶著侯晨和小旭直接回宅子,而是帶著他們出去買東西。
學堂雖然對孩子們的衣裳樣式沒有要求,但是卻對衣裳的顏色有要求,所以這會兒秦深就要帶著兩個孩子去買布,反正劉氏是個手巧的,要是劉氏一個人做不過來,那就只有同汪白玉借他們府上的繡娘了。
至於筆墨紙硯家裡倒是不缺,也就不需要買了。
等秦深帶著兩個孩子回去的時候,他們已經不再糾結於同小山和小茹兩個小夥伴分開的事情了,而是開始對學堂有所期待。
小旭是沒有經歷過同很多孩子一起學習的經歷的,而侯晨的,雖然他也沒有,但是他看到過啊!記得那還是他做小乞丐的時候,他路過學堂,還在視窗聽到過裡面的學生背書呢!那個時候他就覺得能夠在學堂裡面背書真好!如今他也可以去學堂啦!
侯晨很清楚,這都是師父和師公疼愛他的原因。他已經決定了,上了學堂一定要好好學,聽先生說每次考試前三名是有銀子獎勵的!如果他能夠拿到這些銀子,是不是師公和師父就可以少給先生一些束脩?而且他放學還要幫助師父做菜,給師父幫忙!等他長大了也要孝順師父和師公。
聽著兩個孩子嘰嘰喳喳說話的聲音,秦深的唇角始終帶著溫柔的弧度。
等他們回去,大家知道孩子們上學堂的事情已經定下來了,都很高興。
秦深找的這家學堂距離他們這裡雖然不算近,但是也不算遠。這兩個孩子都是同李舟學過功夫的,這點兒路走起來自然也是不算什麼。
其實如果不是小山的年紀太小,他是可以用書童的身份跟著侯晨和小旭去學堂的,眼下小山這年紀要是跟著去學堂,他們到底是誰照顧誰呢?
“這是我買的布,學堂的先生說了,去學堂的衣服就只能是這藏藍色和水青色,至於樣子倒是無所謂。這會布給孩子們每人做上三套應該是儘夠的,畢竟孩子們年紀小又都好動,多上幾套備用也是好的。”秦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