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經歷了那麼多,張輅也確實想放下一切了,那些恩怨情仇,那些生死離別,最好都離自己遠一些。
能夠在金陵城混吃等死,似乎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穿越之初,這不正是他最嚮往的生活嘛。
張輅朝著張輔微微一笑,“那就麻煩輔哥了。”
張輔抬抬手,“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定不會讓輅弟受了委屈。”
兄弟二人相視一笑,似乎又回到了少年時。
大隊伍就這樣走了兩天,第三天才剛剛開拔,便有士卒來報:“稟將軍,前面有人攔路!”
張輔這些年隨軍作戰,早已養成一副將軍做派。
只見他眉頭微挑,厲聲喝道:“你隨本將軍多年,難道還要本將軍教你如何做?大軍行程不得耽擱,將攔路之人打將出去,大軍繼續前行!”
士卒卻是一副為難的表情,他怯生生地說道:“將軍,那攔路之人說是張公子的舊識。”
張輅多少有些錯愕,雖然穿越過來已經有些年頭,但他自問所認識之人實在不算多,有誰會吃飽了撐的會攔在大軍之前要見自己?
張輔扭頭看了看張輅,露出一副問詢的眼神。
既然都說了是自己舊識了,那張輅自然是要見見的,他索性點了點頭。
張輔會意,朝著士卒吩咐道:“將人帶過來吧。”
士卒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帶來一個氣質儒雅的中年人。
而張輅在見了來人之後,也是立刻面容猙獰,從背後拔出了玄陽劍。
因為來人正是趙山南。
說實話,在覆滅九門之時,趙山南雖未直接出手,但他的幾句贈言卻幫了張輅的大忙。
若是沒有趙山南的話,別說是覆滅九門了,恐怕他的小命都保不住了。
在殺倭寇的時候趙山南甚至直接出手幫了他。
可當初靖難之役的時候,漕幫幫主李鎮君先是在大名府焚燬了朝廷的糧草,又在東昌城外伏擊了曾慶達,最後還與紀綱聯合,不僅使得東昌談判破裂,更讓張輅身受重傷。
而李鎮君又一直自認是趙山南的小弟,加之蔣瓛的錦囊中也寫到趙山南是亂國之賊,張輅沒一上來就砍人已經是極為給面子了。
張輔見張輅反應如此之大,也是立刻站到兩人之間,側著腦袋問道:“有仇?”
不等張輅答話,趙山南直接一個閃身越過了張輔,這身法之快,就連張輅也沒怎麼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