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這樣的命運會誕生什麼樣的情況?!
對自己沒有自信的人,會更容易的放棄,然後期待隊友帶給自己‘五五分“的可能!
之前有著自信的人,將會變得猶豫,因為他們會取捨於是否讓第三人,享受他們付出和奉獻自己的代價!
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知道了風險就會變得謹慎而踏足不前,這是很簡單,很現實的事情。
但是奉獻和給予幫助,是同樣的原因!
在利益所牽扯的不自覺之中,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給予”善意“。因此,當自己給予善意,承擔風險的時候,對方卻不需要和自己一樣,只需要安心的接受!
個人的情感狀態會影響信任經驗,並影響對被信任者可信任性的判斷。
認知性及情感性的元素同時存在於人際信任之中,如果只有情感而沒有理性認知,信任就成了盲目的信心。
反過來說,如果只有理性認知而沒有情感性元素,則信任只是冷血的預測,因此信任通常是情感及理性思考之混合體。
因此!
誰會做這樣毫無好處的事情?大機率的真實情況是!
沒有人!
所以!
放棄的人變得果斷,憂鬱的人更加猶豫,堅決的人變得猶豫!
這樣的情形開始在這個教室之中誕生的時候,所有人就已經步入了考核的真正陷阱!
安居於教室的一角,冬夜沒有參與其他人的混亂的思維,他並非沒有不安,但是他的不安更多的來自於處在迷茫的日向雪和御手洗的身上,他本人從一開始就不需要擔心。
所有人的擔心,無非是在他們不能從九十分的試卷得到八十五分的情況,而冬夜足以在九十分的試題得到九十分的這個現實下,他不需要擔心自己通不過考核!
所以,他處於選擇放棄和應答都沒有問題的現在,如果被人發現這樣的情況,又是否會延伸開來又一次對’公平”的詢問?
他有趣的想著,看著那個目視一切的考官上忍,真是有趣呀!
無論是惡意的程度,還是規定的設立,這一切對於“公平”的理解和解讀,讓冬夜莫名的感受到了共鳴!
什麼是公平、平等?這世界上,但凡一個人覺得公平了,一定是建立在其他人覺得不公平的基礎上。活不下去的時候,平等是與別人一樣吃飽穿暖,吃飽穿暖的時候,平等就是同旁人一樣有尊嚴,尊嚴也有了的時候,又閒得蛋疼,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怎麼也要比別人多一些什麼才甘心,不到見棺材時,哪有完?究竟是平等還是不平等,不都是自己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