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夜的時間,昨天那把弓漸漸成型,但遠遠達不到攻擊的水準。
通常普通的弓,至少要存放三個月之久,甚至有些工匠大師還要提前一年準備。
但我也不懂這些,更不會想這麼多,只是想早點把它鼓搗出來。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想隨便烘乾一夜就能用,能有什麼好弓?
但問題是也不見得時間越久就好?
因為在第一把弓箭製造出來時,沒有人規定過要烘乾那麼長的時間?這個“質”究竟在哪裡?怎麼體現,我想當時製造第一把弓的人肯定也沒有想過。
而我不需要在意這些,我今天只有兩個目標,第一是解決弓繩的問題,第二就是解決箭頭的問題。
早上起來先烤了一塊野豬肉補充體力,我發現這兩天越吃越覺得難吃,本來打算十天把它消化,結果現在還剩下幾十公斤,如果按照我這個消化速度,估計半個月都不一定吃的完。
沒錯,木屋外面還在下雨,我幾乎都忘了這是第幾天了,好像是第四天,通常雨季至少在一個禮拜到半個月不等,也許附近的很多地方都被洪水淹沒了。
說起來幸好沒有什麼人肯在這種地方居住,要不發起大水可不是鬧著玩的。
吃完了早餐,我拿著那把弓徘徊了許久,我再想究竟要用什麼樹皮製造弓繩?
我明白,樹皮製造的繩子沒有什麼彈力,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只是拉力回彈的幅度很小,射擊範圍很受限。
可是我不明白別人的弓繩是用什麼製造的?想了半天,得到的結果也許跟動物的筋有關係。比如說牛筋,涼幹後無論是彈力還是硬度都很強,可是這片叢林裡沒見到野生水牛,畢竟這裡不是非洲草原。
哪怕是野生耗牛都沒看見過。
好吧,既然沒有足夠的材料,我也只能就地取材了。
說到樹皮的話最近我倒是弄了不少,只不過都是用來當成普通繩子使用而已。
但現在要製造弓繩,恐怕還要另外準備,於是大早上的,我便砍了很多棵樹苗回屋,把它們的樹皮全給扒出來。
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一系列步驟基本完成了,但只是準備好了材料,並沒有真正的開始製作。
因為最近下雨的原因,所以樹皮很溼,然後我把它們全涼在火堆旁,大約又烤了半個時辰左右,樹皮才烤乾水分。
接著就是很重要的步驟了。
我試了一下,這些樹皮完全經不起我的拉力,而我必須讓其保持堅固的韌性,以便可以激發箭頭,所以我又在附近找來兩塊石頭,然後把樹皮放在上面敲打。
一遍,又一遍,不知道敲打了多少下,直到樹皮漸漸碎成樹渣,我才取其精華來扭成一股子弓繩。
這個步驟相當重要,為了保證它沒有間隙,我先用一頭綁在木屋的一側,然後邊拉邊固定,漸漸的把它們擰成一股子麻繩。
說實話,我自己感覺比之前那些繩子堅固多了,哪怕我現在用力往兩頭拉,絕對扯不斷這根比小指頭稍微細一點的繩子。
那把弓大概是一米的,所以弓繩我做了條一米三左右的距離,剩下的那些樹皮我還另有它用,索性也把它們擰成一股繩子。
弓繩做出來後,我沒有著急嘗試,接下來我準備做箭頭。
要說箭頭才是最難的一部分,因為我沒有尖銳的鐵器做箭頭,而且箭弦也是一道難題,這幾乎傷透了我的腦筋。
想了想,我只需要做三把箭就可以了,因為我但凡能射出三箭,那麼基本上也就完事了,就算不完,估計後面也沒機會射出箭了。
於是,我選了好幾棵筆直的小樹苗來做箭身,大概有手指頭那麼大吧,為此我特地的衡量過了,這種樹苗雖然我叫不上名字,但它的還要比同等大小的其他樹苗質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