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選秀的儀式卯時便開始了,待四爺和年甜恬坐定,不消片刻便聽得蘇培盛高聲通傳一句:“傳秀女覲見——”
宮道上約莫每個八丈便立著一小奴才,這聲兒依次往後傳著,不等一盞茶的功夫,便遠遠瞧見教養姑姑領著一隊隊秀女緩步而至,雖是個個低著頭,可一行一步之間的輕盈勁兒是擋不住的,從穿著打扮上亦可見起門楣和家底,有幾個乍看過去似是打扮清淡的,可走近了一瞧,倒也著實不凡。
且依著各旗和家中門楣站好,能站在前頭的俱是出身一等一的好,所選的便也大部分出自這裡頭,或是充入後宮,或是賜給八旗裡的小爺們,總歸鮮有落空的人。
前幾日四爺和年甜恬已然初步敲定了人選,眼下不消得多考慮,過過目便是,若是真長得有礙觀瞻了,倒也不好選入後宮或是指給下頭的孩子們了,四爺便不說了,哪個都行,可給下頭阿哥們的卻是不能隨意,嫡福晉需得選了端莊的長相,側福晉便沒那麼多規矩了,選些顏色好的也無妨。
倒也不消得挨著個兒的給介紹,四爺和年甜恬只大略瞧一眼便是,若這一排七八個秀女俱不可,便只管搖頭便是,若是看中一二人選,再叫人略上前一二步回話。
這屆秀女有很多模樣不錯的,便是有些身份門第不高的也暫留了牌子,只待賜給下頭的孩子們,且又上來一排秀女,年甜恬瞧見下頭似有個樣貌極拔尖兒的,雖只是一個微微低頭的側臉,便能瞧出幾分絕色了,且出聲兒點了人出列。
“這屆秀女著實佼佼者眾多,本宮瞧左三那個穿海藍繡梨花的便很是不錯,且上前來些個。”
年甜恬說罷,蘇培盛即刻高聲念出了這姑娘的家世姓名:“永州知府之女唐琬琰,年十五。”
那唐琬琰規規矩矩的行了大禮:“臣女唐琬琰參見皇上、皇貴妃娘娘,願皇上、皇貴妃娘娘萬福金安。”
且見人規矩不差,出身尚可,年甜恬笑著點了點頭,總歸是要給四爺選幾個知府家的女兒,她瞧著好看順眼便是,四爺倒無所謂哪個了。
年甜恬請了人起身,溫溫和和的叫人上前些個:“你這名字倒是不俗,可是文史該富,琬琰為心的那個琬琰。”
那姑娘似也是被嬌養慣了的,眼下回話也不似旁人那般拘禁不自在,對上華貴豔麗非常的皇貴妃娘娘,她也只是微微被其豔麗容顏驚豔了一瞬,繼而帶著些懵懂的答。
“回娘娘的話,臣女不知您所言的那句,只知道臣女的琬琰是出自‘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裡的琬琰。”
且聽小姑娘這般說,年甜恬和四爺俱忍不住笑笑,倒也不知該說這姑娘學問不成還是說永州知府大人亂給人說出處,雖兩句中琬琰皆是美玉之意,可句子不同,自然其義也大相徑庭。
尤其是小姑娘所說的那句,琬琰前頭加一懷字,便有了懷抱美玉之意,用作人名,且叫人琢磨著有些不大正經,偏小姑娘還懵懂著,瞧著頗有些憨態可愛,年甜恬直覺得有趣,便又多問了人一句。
“平日裡在家可讀過什麼書?喜好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