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最後那一句艱難的嘆息,他到現在還記得,還因此難過著。
若不是萬歲爺還給他留了那最後的差事,他怕是早跟著萬歲爺去了,哪兒還會苟活到現在。
才不過這兩三日的功夫,魏公公便瘦了一大圈兒,人也似是猛然老了許多,頭上的華髮都多了好些,可到底在萬歲爺身邊兒伺候了許多年了,雖是個公公,可那氣勢也不一般。
這會子魏公公挺直了腰桿子朝四爺大步走去,同四爺隔了三步遠的距離站定,甩了甩搭在臂上的拂塵,高聲唱和了一句。
“雍郡王皇四子胤禛接旨!”
魏公公這一聲兒直讓眾人都有些恍惚,彷彿又回到以前,魏公公帶著聖旨去各家宣讀似的,好似康熙爺還在呢,魏公公從不在誰那兒多留的,每每宣讀完便回去。
眾人原就沒有起身,這會子直將頭埋的更低了,德妃和八爺這會子再不情願也得跪好了去,心中隱隱的期待又總感覺忐忑的緊。
原他們還覺得萬歲爺是屬意十四爺的,可這會子眼瞧著魏公公要宣讀那真遺旨了,倒是開始沒那麼篤定了,甚至冥冥間還有那感覺,似是這聖旨和剛剛那個具是真的,就是要傳位給四爺呢。
且從剛剛遺旨一出來,這事兒這場面也就不由四爺來掌控了,誰知道萬歲爺都安排了什麼,這會子又出了第二道遺旨,著實叫他也緊張的厲害。
不過四爺這會子只是對未知的緊張罷了,倒沒什麼害怕的情緒,因為他知道皇阿瑪對他著實用心良苦,便是再有那遺言,想來也盡是為他鋪路的,斷然不會留下對他不利的話。
四爺撩起衣袍下襬緩緩跪下,沉聲回話:“兒臣接旨。”
四爺話音一落,便見魏公公轉了轉自個兒手裡的拂塵,從連線出小心翼翼的抽出一卷子捆得緊實的帛來,且看那顏色和質地,正是聖旨上書寫用的帛。
若不是今日殿上這般鬧劇,魏公公便要將這遺旨帶入土裡的,可沒想到這以後的事兒什麼都被康熙爺算到了。
康熙爺算到了他自個兒身子不成,許是走得突然,算到有人許是阻攔四爺登基,康熙爺不許四爺登基後對他們兄弟動手,便也算到了下頭的人許是還不甘心,幾年後怕不是還有什麼大動作。
魏公公遙記得萬歲爺親手些下聖旨時不住嘆息的樣子,說是他自個兒即便是算盡了,也不可能替四爺處處安排妥當,他只消好好將這位子給了四爺便是了。
以後的煩憂事兒自有四爺這個新帝去想法子,想來以四爺的本事,那時候早已將皇位坐穩了去,什麼風浪都不懼著。
他雖是不許四爺先對他們兄弟們動了手,可若是下頭真有那不知死活的要謀逆,四爺定然要處置了去,屆時可就不是四爺先動手了,而是不得已而為之,且佔著大義呢。
魏公公顫著手將那軟帛給展開了去,看著上頭的字字句句,像是萬歲爺的音容猶在眼前似的。
下頭的人且都說萬歲爺對十四爺著實偏愛,可那偏愛只是明面上的,說到底還是為四爺打算的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