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大戰我打算略寫,原因是馬上要開始的第四卷為大戰爭卷,為了避免劇情單一重複。所以,屆時大家再過戰癮好了。)
衛青在匈奴右賢王王庭大敗匈奴七萬大軍,斬首超過兩萬之後,又將右賢王王庭裡裡外外清理了一遍,之後就引大軍退回到高闕關內進行休整。
而彼時,秦城已經在河西五戰五捷。
秦城率領驃騎營兩萬四千輕騎,採取迂迴側擊的戰略,六天奔襲了五個匈奴部落,斬首過萬,一路凱歌猛進,勢不可擋,將河西匈奴大地攪了個天翻地覆。
六天之後,秦城率領的驃騎軍輕騎,奔行到了皋蘭山一帶。
在這裡,驃騎軍遭遇了前來尋找漢軍蹤跡的匈奴盧侯王、折蘭王聯軍。
盧侯王、折蘭王所部,是河西匈奴為數不多的精銳部隊之一,擁有兩萬餘可戰之兵。不僅如此,因為伊稚斜本就打算匈奴大軍從河西進攻河朔,以達到側擊衛青大軍的目的,所以這時候盧侯王、折蘭王實際統領的騎兵已是超過了兩萬之眾。
渾邪王的王子,相國以及都尉等一眾高官,率領休屠王五千精騎,本是與盧侯王、折蘭王互盟合兵,預備一起行動的,這回卻因為秦城率軍突襲河西,製造了極大的混亂,使得之前的計劃不得不被擱置。也正是因為如此情況,盧侯王和折蘭王決定,近三萬大軍一起來迎擊驃騎軍,先將這支給河西帶來極**煩的漢軍解決掉。
兩軍對壘時,默契沒有直接衝過去,而是在相距五里的地方停下來,開始調整陣型。
行軍隊形與對戰陣型自然不同,在草原上面對面死戰,很少需要搶佔什麼有利地利,只需要將軍陣鋪展開來即可。
匈奴軍陣中,盧侯王,折蘭王,渾邪王王子立馬在最前,三人都在注視面前紅成一片的漢軍騎兵。
“據哨騎和潰敗的軍隊報告,前面的軍隊就是大漢左大將軍秦城麾下的驃騎軍,約有兩三萬之數。”盧侯王的眼中並沒有多少凝重,只有濃烈的戰意。若說其他,便是對勝利的極度渴望。
“聽說驃騎軍的重騎全身皮甲,持仗八長戟,刀槍難入,箭矢難傷,所到之處,無堅不摧。”折蘭王比之盧侯王要慎重不少,他面露憂色的說道。
盧侯王聽到這話,臉色也變了變,畢竟人的名樹的影,都不是能吹出來的。
“兩位大王放心,本王子得到確切訊息,這回驃騎軍中並沒有重騎!”渾邪王子不到而立之年,在說這話的時候,他眼中已經帶上了幾分輕蔑,“秦城為了追求奔襲的速度,放棄了速度和耐久力都較差的重騎,竟然只帶了兩萬餘輕騎就敢試圖橫行河西——這簡直就是送到狼口的肥羊!今日,我等大軍殺到,驃騎軍必敗無疑!”
“王子的話當真?”盧侯王和折蘭王聞言都是士氣大振。
“此等大事本王子怎能信口胡說?”渾邪王子反問一句,然後鬥志滿滿道:“此番驃騎軍已成疲敝之師,我等必勝無疑!”
“好!”盧侯王和折蘭王同時叫好,“待陣型變化完全,我等立即殺過去!”
此時,匈奴前方的驃騎軍軍陣。
“報!大將軍,前方匈奴大軍已經開始列陣!”
“報!大將軍,其他方向未發現匈奴騎兵!”
“報!大將軍,輕騎列陣完畢!”
傳令兵將各方驃騎軍遊騎的旗語識別清楚,一一來向秦城稟報。
秦城聽罷遂大聲喝令,“告訴各部校尉,讓他們將本將下面的話傳達清楚:這是一場硬戰,也是一場決戰!若勝,則去年河西之恥辱儘可雪洗,爾等與本將將受到陛下和天下百姓的犒賞,得爵享榮!若敗,則漢軍再無顏面踏足河西,則驃騎軍再無顏面面對北軍同袍!陛下曾今說過,驃騎軍自成軍之日開始,就未嘗一敗,乃是常勝之軍,是天下虎賁之師!
“今日,若驃騎軍敗,本將絕不苟活!”
戰前動員,那是一個合格將帥必須具備的素質,秦城這樣一番話,立即將眾將士的情緒調動了起來,兩萬輕騎無不動容。
見眾將士士氣飽滿,鬥志昂揚,秦城舉手一揮,大聲道:“吹號,揮旗,大軍衝鋒!”
樂毅將環首刀一把拔出,向前以一舉,身子前傾,嘶聲大吼道:“驃騎軍,衝鋒!”
言罷了,軍陣緩緩啟動,秦城和樂毅身先士卒,黃旗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