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抗戰之東北王筆趣閣全文> 第六十八章 盧龍會議(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八章 盧龍會議(3) (1 / 2)

李清河忽然沉默了下來,不再言語。

李司令員看了一眼李清河,笑著說道:“沒事,現在就咱們兩個人,這也算是私下環境,私人交談,我們的談話不會影響什麼。你這也不算會議發言,我們之間暢所欲言就是。”

李清河斟酌了一下,點了點頭,“既然司令員都這麼說了,那我就斗膽直言了。如果我沒說錯,現在這樣的爭執,實際上是幾位司令員的爭執吧。”

李司令員並沒有什麼不滿,而是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洪司令員的意思是部隊分散著打,以分散的形勢跳出包圍圈,在敵後構建根據地,和日偽抗戰到底。”

“李司令員和高司令員的意思是集中部隊鑿穿防線,打破日偽防禦的囚牢,讓我們的戰士們可以跳出去,在外線作戰。”

“宋司令員的意思是儘快脫離日偽軍的包圍圈,到敵後構築根據地,現在在撫寧、盧龍地區建設根據地太容易被困住。一旦徹底鎖死,我們就跳不出去了。”

“鄧政委的意思是,我軍需要儘快建立根據地,依託根據地進行抗擊,然後對抗聯的5萬大軍進行改編,保證我們對於槍的絕對領導。”

“抗聯的4位領導人說的都非常有道理,無論如何,這4條都是正確的路徑。”李清河首先肯定了四人在目的上的正確性。

“實際上四位司令員,都弄錯了一個事。各位的問題不在於誰對誰錯,而在於誰先誰後的問題。”

“作為一個指戰員,我從戰鬥的角度來說吧。李司令員,我們在什麼樣的情況選擇集中突破?什麼時候選擇滲透突破?”

“答案很簡單,在對方拉開一條大網的情況下,對方兵力較為充足且過於密集的時候,我們就要用集中突破的方式,強行開啟一條缺口。讓我們的主力部隊跳出,然後再分散,保證日軍接下來的圍剿不會將我們一網打盡,儘可能的儲存實力。”

“而選擇分散突圍,就是日軍雖然拉開大網,但大網的各個點並不夠強勢,密度也嚴重不足。這樣的情況下,我軍就可以以滲透的方式進行分散突破,保證日軍無暇顧及各個節點,從而打亂日軍的所有部署。”

李司令員仔細琢磨了一下,點點頭,李清河說的非常正確。這樣,他對李清河又高看了一眼,一個把分散和集中研究的非常深刻的人,他的戰術思維一定是很靈活的,作戰基礎也一定過硬。

“接下來才到部隊在何處建立根據地,以及改編的問題。實際上鄧政委的想法我很清楚,無非就是害怕在突圍之後,各部隊各自為政,然後玩起了地方化而已,缺少中央的統一領導,無法保證隊伍的純潔性。”

“但鄧政委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無論如何必須清楚一個事,我們對部隊進行改編改組必須要超過1個月的時間。現在已經是到了最危急的關頭,日軍的牢籠已經逼近,我們跳不出去,就是死。即使是按照鄧政委想法改組了,又能如何,部隊已經全滅,沒有任何種子留下,我們還是失敗。”

“宋司令員的想法對,但過於偏激。無論如何,我們必須要在內線開闢根據地,這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接下來牽制敵軍主力,在側面策應抗聯主力的突圍,還是以後和抗聯主力聯合打擊日偽,都少不了內線部隊的配合。”

“沒有了內線部隊,我們缺少了眼睛和耳朵,成了聾子和瞎子。日軍也沒有了脊背上的芒刺,可以安下心調動全部的兵力來解決我們抗聯。這樣的情況是我們所不能夠接受的,我們也不應該這麼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