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兵倒是意料之中的順利,老韓村長的威望在附近的幾個村子還挺高的,李清河帶著老韓村長走一圈,周圍幾個村子就被李清河納入到民兵隊的覆蓋範圍中。
報名的人也一下子多了起來,設定的報名點每一天都是爆滿的。李清河等人只能是優中選優,有文化識字的優先,身強體壯的優先。
即使是這樣,人數都有些多。看見一群大漢來報名,李清河嘆了一口氣,雖然知道河北地區尚武,身體素質要高,沒想到居然這麼高。
劉老鼠倒是幫李清河分了一波流,後勤部門確實需要一些懂文化的和有力氣的,畢竟現在還不是機械化時期,一切都得靠人力。
好不容易把一大群人吃下,民兵隊才恢復了正常。戰士們白天開始作訓,晚上聽識字課。得益於招到了一些識字的人,李清河的教課壓力還算是相對減少了點。雖然其他人沒有李清河講的那麼的好,但也是可以聽的。
哦,忘記交代了。那日大會之後,因為紀律性問題,當時的民兵隊全體都挨罰了,至於懲罰就是在韓家峪外圍挖掘各種戰地工事,然後再填平。
至於指導就是李清河、張牛、王二狗三人。李清河不必多說,張牛和王二狗都是八路軍,自然懂得如何挖陣地。
這樣,在三個人的帶領下,就變成了上午練習佇列,下午練習各種戰鬥姿勢和戰術動作。晚上聽課學習,聽完課後新組成的各小隊輪流到村外挖工事。
隨著新兵的加入,挖工事的活動也越來越大,雖然戰士們的手上出現了血泡,但挖工事的技巧確實會了,這樣的技巧越來越熟練,也越來越有效果。
這一週的時間,不僅僅戰士們辛苦,李清河本人更是辛苦。從部隊的正常執行到部隊的訓練,再到周圍幾個村的村民護衛隊建設情況,還有戰士們和指戰員的文化課問題,都是李清河一手操辦的。
整整一週的忙碌,李清河原本有些白皙的小臉已經曬的開始變黑,但他沒有任何時間去關注這種打扮問題。無時無刻,部隊的建設都壓在他的心上,讓他沒功夫去考慮這個。
一週時間的訓練,讓戰士們徹底脫離了農民的那種散漫狀態,向著真正有素質計程車兵進步著。
從佇列上來看,李清河雖然減少了佇列訓練,但一週下來戰士們怎麼都有了一些軍隊行軍的樣子,至少比前世那些大學生軍訓強太多了。
木匠打造的木質訓練器械確實堅實可靠,戰士們怎麼折騰都沒把這東西弄壞。在這種優秀的訓練器材的協助下,戰士們的各種戰術動作越來越嫻熟。
在持槍姿勢的訓練上,李清河並沒有選擇最初的吊石頭訓練。他認為,這樣的訓練雖然可以更穩的持槍,但一旦卸掉石頭,士兵的持槍姿勢反而會出現變形,這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
同時李清河還在訓練刺殺。現階段,刺殺術還是必備的,李清河雖然提倡火力解決問題。但民兵隊並沒有解決子彈的生產問題,短期內火力不足。而且戰場是瞬息萬變的,經常會遇見必須白刃戰的情況。
因此,李清河還是選擇了後來對於部隊編寫的刺刀戰術。經過這套刺刀術,李清河可以絕對確定,民兵團的戰士和日軍1v1並沒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