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河不怕死,前世從軍多年,參加許多場戰鬥,早就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但他不想死,不想輕易的死,不想在那條5萬人的行軍長龍中成為日軍槍下的冤魂。要知道原定5萬人撤回察南根據地,最後只有不到3000人,剩下的都跑了或者死了。
當然,他也不想做逃兵。畢竟自己是軍人,將各種軍事條文例令深深的刻在了靈魂深處。他視戰場逃跑為恥辱,要是成為了逃兵,他的尊嚴絕不會容許他活下去。
現在,破局成了他最困難的問題。如何實現在日軍重重圍困下保住冀東抗聯的火種,壯大力量,還能打破日軍長達大半年的大規模圍剿,讓冀東從日本人的手中脫離出來。
沒有地圖啊!李清河抓了抓頭,他不是河北人,是東北人,根本就對河北省,尤其是冀東不熟悉。
這個什麼盧龍縣在哪他都不知道,整個冀東他就知道個秦皇島北戴河,還有什麼天津唐山,而且僅限於地名,剩下的啥都不知道。沒有地圖,真的一團糟。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他絕對不能向西走。根據前兩天的記憶,基本可以推知偷襲自己這邊的至少是一箇中隊以上的日軍,並且不排除再有至少一個團的偽軍。也就是說,西邊很有可能是日軍的重兵集結地,撞上去絕對是死。
而且,被消滅的這個日軍四人小分隊日軍也肯定是不會不管不顧,長時間未歸隊必然會引起日軍的注意,尋找這四名日軍的下落。自己等人必須要儘快離開,不能被日軍察覺分毫。
想到這裡,李清河就心中一緊,手也在不斷的敲擊著桌子。不過敲了兩下就停了下來,自己身體還虛著呢,跑啥跑,明天讓張牛和王二狗趕緊把子彈殼還有屍體都收拾好了,還能拖兩天。
那麼接下來,就是關於如何建立根據地,以及新兵訓練的問題了。根據地的建立從來都是老大難,沒有地方工作人員的幫助,根據地建立很是困難。
但整個大起義中地方工作人員表現出來的水平真的讓人無法恭維,水平過於有問題。誠然,根據地的無法建立確實和上層的決策失誤還有慌張有關,但地方工作人員的工作失誤才是更大問題。
想到這裡,李清河灑脫一笑,沒有地方工作人員又能如何,他就不信他真的沒有辦法了。隨即開始提筆,寫下關於自己對於根據地建設的想法,以及對於部隊訓練以及農業生產工作的想法。
洋洋灑灑近十萬字,厚厚一沓紙都是各種思考。上面充滿了各種勾抹的痕跡,他的思路也是一變再變。畢竟前世並不是什麼學者,更沒有上過大學,對於抗戰時期的各種歷史階段和根據地建設了解並不怎麼多。
寫到最後,李清河開始抓狂,差點把紙都給掀了。到現在,他才明白要掌握知識,懂得上學的重要性。上學,不僅僅學的是知識,更是一種思維,透過學校的學習,給人締造一個系統的觀念。而現在自己,恰好欠缺這種觀念。
“好煩,就沒有什麼說抗戰的歷史書讓我讀一讀?”李清河煩躁的抓著頭,抓著抓著,忽然,他的頭腦中靈光一現,立刻意識到什麼,急忙放下筆,熄燈,開始睡覺。
在睡夢中,他開始使用這張卡。既然這個時空沒有,那麼這張卡里的時空一定會有。那麼,自己乾脆一邊學習,一邊補全自己的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