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陛下重責黃道周,臣愈不能不將話說完。說出之後,雖死無憾。”
“你如此執拗,著實可惱!好吧,等打了黃道周、葉廷秀之後,再容你說,暫且起去!”“臣話未說完,死不起去。”
“那你就跪著等候。”
二位大神呆呆地佇立在半空中,被下面的場景氣得肚子齁疼,於是雷聲不停地在紫禁城的上空隆隆滾動。
午門外的西墀下早已做好了行刑的準備,只是錦衣衛使吳孟明和監刑的東廠提督太監曹化淳想著皇上聽了左都御史劉宗周的求情可能赦免黃、葉二人的延杖,所以遲遲沒有動刑。
如今他們不再猶豫,隨著一聲吆喝,廷杖開始了……
作為崇禎的心腹和耳目,曹化淳坐在午門前的西墀上,監視底下人行刑;錦衣衛指揮吳孟明則是坐在他的右邊,指揮行刑,大約有三十名東廠的太監和錦衣衛的官員們,侍立在曹化淳和吳孟明的左右。
在西墀下邊站著一百名錦衣旗校,他們穿著百褶兒猩紅衣袍服,手執硃紅大棍,腆胸迭肚站在那裡。年逾五旬的詹士府少詹事黃道周被臉朝下按在地上,他的手和腳都被牛筋綁得很牢。有四個行刑的太監,用繩子從四面牽拽著黃道周,使他的身子不能轉動,當崇禎在金臺上說出來“快打,不要姑息”的話後,立刻就由隨侍的太監將這句話傳出午門。
吳孟明知道劉宗周求情不準,便對眾旗校厲聲吩咐:“擱棍!”
“擱棍!”站在下邊的一百名旗校同聲呼喊,聲震午門。
喊聲剛住,一個大漢從錦衣旗校隊中走出,將一根紅漆大棍戳在黃道周的大腿上。
吳孟明喝一聲“打!”
下邊一百名旗校再次齊聲喝道“打!”便開始打了起來。
打過三下,吳孟明為著怕曹化淳在皇上面前說他壞話,大聲喝道:“著實打!”
一百名旗校齊喝:“著實打!”
如此每打五下換一個行刑的人,仍像從前一樣地吆喝一次“著實打”。
吳孟明深知黃道周是當代大儒,不忍心使黃道周立刻死於杖下,所以總不喝出“用心打”三個字;一旦他喝出這三個字,行刑的旗校只須幾棍子就會結果了黃道周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