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來了,白橫元老早的南陽總管,司清河老早的益州總管,是也不是?”
“是。”
“司馬二郎,你還不明白嗎?”張行催促道。
司馬正沉默片刻,張了下嘴,欲言又止。
“走!”倒是白橫秋意識到什麼,直接下令,然後轉身勒馬歸陣,再無遲疑。
關西諸將也都隨從。
“我來說吧,這便是我們黜龍幫一定能勝的緣故了。”張行一聲嘆氣,聲音也大了起來。“這些關西大將,二十年前就是大將,不是說他們沒本事,也不是嫌棄他們老,而是說白橫秋根本不曉得如何從別處用人!
“白橫秋這老賊一輩子都在關隴裡打混,成了大宗師也變不了,他做什麼事情心裡都有個榜樣,有個他想當然的朝廷、軍務,乃至於天下的樣子,刻進他心裡了!所以他選大將,就覺得一定要從這些人裡選,建設制度就一定學著那個樣子來……他改不了了!
“但我們黜龍幫卻不一樣,我們既繼承了東齊規制,又建了新的制度,我們相容包蓄,什麼人都能用!而且這些人不是沒有本事,他們都是被各自的才能和時勢推到此地與你相見的。
“所以,你不要看我們跟關西賊兵馬數量相當,國力相當,但其實我們能用的力是他們的十倍!他力盡便力盡了,我們卻能源源不斷!”
司馬正看了看白橫秋的背影,又看了看那些本能回頭來望的關西宿將,然後又看了看張行,以及張行身後諸將,心中難得翻湧,卻化作一句憤憤之語:“確有道理,但你黜龍幫便是再生機勃勃,又關我何事?”
說完,其人直接騰空而起,往歸河陽。
張行怔了怔,翻身上了黃驃馬,速速歸陣。
另一邊,白橫秋先歸陣中,面色鐵青,當場來喝:“有沒有三十歲以下的,父輩、祖輩都不曾登堂入室的中郎將?有沒有,與朕做先鋒?!有沒有?!”
身側諸將各自凜然,尤其是跟著走了一遭的所謂名師大將,如何不曉得白橫秋還是被張三郎那廝的言語給刺激到了,可大宗師不該遵循自己的道嗎?如何就要動搖?
羅方、薛亮都在,兄弟二人對視一眼,復又看向身後的十二太保馬開,這廝今年剛剛三十,混一下也是可以的,而馬開剛要出列,卻被白橫秋喝止:“你不算!有沒有張三賊不認識的?!”
但更令人不安的是,喊了半日,黜龍軍那邊都動起來了,這邊還是沒有人答應。
就在白橫元要勸白橫秋大事為重時,一名白袍昂藏小將自遠端閃出下拜,遙遙大喊:“陛下,末將雖不是中郎將,可三日前隨中軍出軹關,遙見長河落日,僥倖凝丹,請陛下升我為中郎將,我願為先鋒!”
白橫秋大喜,遠遠來問:“上前報上姓名籍貫年齡!”
“河東薛仁!二十三!”那將負著一個大弓,一路小跑上前下拜。
白橫秋見到對方身形,愈發驚喜,伸手按住對方肩膀:“朕的伏龍衛與你!替朕攪碎那些關東烏合之眾!”
另一側,張行當然沒有人家白皇帝陣前識英雄的氣運,他立在平平無奇的黃驃馬,左右看了一眼,郭敬恪似乎還在生氣,也不理會的,直接拔出彎刀,下達軍令:
“諸軍努力向前,開戰!”
PS:推薦一本漢末歷史《劉協:待朕看看爾等的下場!》
作者原話:目前尚幼,但作者歷史功底和文筆都不錯,並有二十多萬字存稿,完本有保證,埋沒在書海中比較可惜。請大家幫忙收藏和追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