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黜龍免費閱讀筆趣閣> 第三十四章風雨行(34)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四章風雨行(34) (4 / 10)

“確實好笑……”李清臣依舊苦笑不止。“司馬二郎,我實在是不想逢人便說‘我要死了’,結果還是要一而再再而三來說‘我要死了’……都快死了,如何保全身體?還什麼東都內外事宜?”

司馬正面色不由有些尷尬。

“我今日過來,是請大將軍出去夏遊的。”李清臣見狀也不計較,反而自顧自提議道。“夏日景盛,咱們去渦河上游玩一下如何?”

司馬正愈發尷尬:“十二郎,你要說事情,在這裡說就行,我凝丹時便學會以真氣阻隔聲音了,何況現在?”

“是真的想出遊,就去大營後面的渦河上看看。”李清臣催促不及。

司馬正心中其實有些猜度,再加上看到對方身體,卻也無奈:“你想出去看看,那我隨你走一走便是。”

說著,便仗著自己修為,自備了十幾騎,隨李清臣一起出去往北面渦河沿岸去了,沿途走馬觀花,以真氣扶持對方,自不必多言。

而李清臣難得出來,沿途賞景,吟詩誦辭,絲毫不提軍務公事,卻也不可能讓司馬正漸漸放下心來。

另一邊,張行早上擂鼓聚將,用了“廊下食”,閒談了幾句,分派下今日的軍務,又在眾人離去後就在夯土將臺上與李定、雄伯南、徐世英幾人說了昨夜去見李清臣的事情。

昨夜去的時候,跟他們做了一聲知會,但回來後還沒來得及說具體事情。

而幾人聞得講述,反應不一。

“把河內讓出去?”雄伯南顯得有些不理解,其實就是反對。“至於如此嗎?”

“把河內讓出去不是不行。”徐世英也有些幽幽之態,但他的角度有些不同。“但要是把河內讓出去,幾個行臺就有些不平衡了……原本魏公所在的這個鄴城行臺有大魏之前的陪都,有四個全天下都頂尖富庶廣大的郡,還有個殘存了不少粟渣銅錢的黎陽倉,正好承載大行臺……可現在把大半個河內讓出去了,譙郡與滎陽卻保住了,那濟陰行臺坐擁六個郡,比大行臺所居行臺都要大,是不是不妥當?”

“這事簡單。”張行脫口而對。“咱們可以把徐州這個總管州恢復到原來的三郡之地,然後讓譙郡還有徐州三郡中的彭城郡湊一起,再建個小行臺;徐州剩下的下邳、東海跟琅琊湊一起,又是一個行臺。”

“這樣便妥當了。”雄伯南鬆了口氣,卻又覺得哪裡不對。

“這兩個行臺讓誰來領?”徐世英忍不住來問。

“譙郡加彭城這個,是濟陰行臺的延續,都是要直面東都勢力的,我推薦伍驚風伍大郎,讓他升龍頭。”張行認真道。“但莽金剛不能讓他再自行其是了,這是浪費,要他們跟十三金剛整合起來北上,隨大行臺行動,或者最起碼在濟陰與鄴城兩個行臺裡,方便集合。”

“也該是伍大郎,資歷、修為都在那兒呢,原本還有些半路過來的隔閡,河北一戰也消磨了,關鍵是這地方正合適他。”雄伯南認可的點了下頭。“而且兩個郡的行臺大家也不會說什麼……那徐州呢?東海、琅琊、下邳這個可是個大鎮,不比原來的徐州差……王五郎嗎?”

“徐州是這樣的。”張行說了自己想法。“首先不管誰來做,小周都應該過去副手,然後我有意留王五郎做直屬部隊的大將,而徐州那邊想交予牛達來做……當然,若是叔勇一意想做一任龍頭,也可以尊重他的意見,畢竟,牛達沒法跟王五郎爭奪。”

說是尊重,但首席這般話說出來了,就是要抬舉牛達了。

雄伯南想了想,認真道:“周大頭領去是必然,但王五郎那裡咱們須輪番與他說一說,看他願不願意。”

“自然會給他個名頭。”張行補充道。“加大行臺行軍總管如何?給龍頭的身份也行?”

“首先是王五郎,若五郎願意留下領兵,就該是牛大郎了。”雄伯南點點頭,既贊同又沒完全贊同。“龍頭太多了吧?”

“其實。”就在這時,徐世英忽然又來參詳。“若是讓淮右盟回淮西,將譙郡跟徐州西邊劃給他們,然後咱們自徐州進取淮南,江都立一個行臺,壽春再立一個行臺又如何?”

“那河內呢?”眼看著三人沉浸於山頭人事與嘴上開疆,李定忽然插嘴來問。“兩位也認可將河內送出去了?”

雄伯南和徐世英各自一滯,隨即,徐世英率先反問:“李龍頭如何看此事?河內可以送嗎?”

“我覺得莫說河內,滎陽都可以送,譙郡也可以送。”李定給出自己意見。“都可以送!現在全軍看似赳赳,其實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不能拖下去了。”

“李龍頭難道擔心戰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