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黜龍免費閱讀筆趣閣> 第一百三十五章 猛虎行(6)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五章 猛虎行(6) (1 / 4)

人過一萬,無邊無沿。

從高臺上遠遠去看數萬之眾堂皇來攻是一件非常很壯觀的事情,只是張行沒有去看而已,他早就不是當年那個沒見識的人了。

但這不耽誤很多人看的目瞪口呆。

相較而言,被分劃在營寨裡的黜龍軍,雖然數量有過而無不及,但因為缺乏動態和營寨的遮護,反而顯得沒那麼壯觀。

其實,張行喜歡結硬寨打呆仗,樂於結硬寨打呆仗,固然是他的路徑依賴和水平所限,算是他認知中的“高階”戰術,但這絲毫不能遮掩另外一個事實——那就是,年前才剛剛整編完成的這二十五個營,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整編完畢。

這支軍隊看起來很不錯,但到底不錯在什麼地方呢?

他們行軍和安營紮寨展示的組織水平相當不賴,知道行軍時整合成一支看起來還有些架勢的大部隊,知道有效保護工匠和後勤物資,也知道合理的披甲行軍以節省力氣,並平衡行軍戰力;安營時知道怎麼迅速佈置壕溝、鹿角,建立柵欄,曉得營地裡該怎麼佈置,相互之間又該是什麼方位和距離。

他們還有些戰鬥經驗,裡面有三四成兵參與過歷山那場宛如泥地摔跤打滾一般的決勝之戰,有五成以上兵馬有過萬人以上戰鬥經歷,再加上一兩成的部隊經歷過河北之前兩年的義軍起起伏伏,在官軍掃蕩中頑強的活了下來。

他們戰鬥意志也不錯,張行平素吹得那些空話還是有那麼一部分人信了的,最起碼大魏無道害慘了大家的觀念深入人心,本身也挺能吃苦,還有不少人的確跟官軍有血海深仇。

後勤其實非常好,這一點放在哪兒都能擺出來炫耀。

得益於張行對此類事的極端重視以及東境本身的物產豐富、商貿發達,外加完整的保留了大半個東境的賦稅體系,所以黜龍軍一開始就在東境建立了許多後勤基地,濟陰有大規模的被服場,東郡有皮革基地,濟北有陶器基地,齊郡有鐵器基地,魯郡有很好的木工,登州有一個軍械庫和一些零散馬場。

更可怕的是他們真的可以排程民夫,迅速轉運物資到特定前線——他們在東境有一個完整的補給體系。

誰看了這些都要流口水,對面的薛常雄也懼怕這個。

除此之外,黜龍軍還有比周圍義軍強許多、比官軍則強的沒影的紀律性,這就不必多說了。

他們還有一些不錯的軍官,年輕的、老成的、強橫的、聰明的,都有。而甭管是人推動了大勢,還是大勢推動了人,從黜龍軍明顯超出平均數的凝丹高手這個角度來看,這一點也都算是能得到驗證。

但他們還有兩個巨大的問題。

首先,過河前,黜龍軍尚有主力和協從部隊的說法,兩位龍頭和三位初始大頭領的部隊,再加上蒲臺軍,算是黜龍軍內的主力部隊。但過河後,反而因為張行想掌握所有部隊,強行打散重來,使得原本一些突出的部隊喪失了優勢。

可能有一些部隊在整軍後依舊會脫穎而出,但也需要歷練和戰爭的檢驗。

這種情況下,張行手頭上戰力值得信賴的部隊,其實只有他直屬的那幾支部隊,也未必經受的住考驗,就是王雄誕現在控制的親衛加集中起來的修行者組建起真氣軍陣的時候,可以主動一擊。

其次,大量東境出身計程車卒,雖然有塢堡的物資賞賜,也放了一部分人年假,但總體上來說,依然出現了思鄉厭戰情緒,甚至有少量逾期不歸的現象。

這種情況下,可能張行自己都沒意識到,結硬寨、打呆仗,也是一種必然和無奈的選擇。

薛常雄是非常有戰鬥經驗的,他的部眾也不是什麼新兵,面對著所謂硬寨自然曉得該怎麼打。

這些部隊錯落有致,前面第一波突擊者多是長槍兵與做掩護的刀盾兵,然後是弓弩手,這是應對柵欄和壕溝最有效的防護與殺傷兵種。

不過有一說一,即便如此,佔據了營寨之利,且以逸待勞的黜龍軍也必然還是佔據上風。

同樣是鋼弩對射,營寨裡有簡易的瞭望臺、箭塔、高地,有大量的防護工事,自然可以居高臨下從容射擊。長槍互捅,站在裡面的也比外面壕溝中的官軍有高度優勢。更遑論官軍需要先搬開鹿角,需要湧到跟前,需要進入被打擊射程才能反擊。

實際上,第一波戰鬥結陣,對於官軍而言是非常血腥和殘酷的,喊殺聲迅速減弱,而哀嚎聲則幾乎是瞬間出現,死亡和受傷將剛剛開凍的河北大地給染得黑紅一片。

將臺上,叫好聲開始出現,振奮的情緒也迅速席捲了整個將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