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黜龍免費閱讀筆趣閣> 第一百三十九章 苦海行(6)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九章 苦海行(6) (2 / 4)

就這樣,最終,到了七月初的時候,關中徹底河清海晏了——王代積乾淨利落的結了案,而經此一案,關中地區,除了隴西和北面毒沙漠邊境一帶,所謂關中平原核心區,再無總管州。

地圖都看起來清爽許多。

誠如某人說的那般,關中勳貴十數年不聞政務,不敢說文恬武嬉,但也到了一定份上了,面對著聖人的泰山壓頂和穆國公這麼一個讓人無語的口子,終於是一敗塗地,任人魚肉。

至於王代積,也正式因此大功,得授汾陽宮使,即刻走馬上任。

這個職務任命,非常非常有意思。

首先,汾陽宮雖然在汾水源頭,在太原還西北面,比較偏僻。但事實上,這個行宮是很有歷史淵源和軍政地位的,因為南唐衣冠南渡後,成功在北方取得最終局面的,乃是大魏前朝的前朝大晉,而大晉正是從苦海邊地崛起的,並在汾水源頭立業。

而後來包括大魏在內,北方諸政權皆與大晉有軍政文化承襲事實,也都對這個地方有特殊的軍政安排。

那麼考慮到這次出巡關中的順利,以及東都本身還在修各種玩意,所以,這個任命一出,大家就都知道,聖人很可能是準備回去的時候要過大河,看一眼河東和更北面的苦海邊地。可能還要趁機召見一下苦海兩岸的北荒軍政人員與巫族百姓。

這倒是題中應有之義了。

其次,對於王代積本人而言,這個任命也意義非凡。

剛剛就說了,汾陽宮地位特殊,它不光是有行宮宮殿,而且因為靠近邊地,有震懾北荒、巫族的現實需求,所以同時設有武庫和數千屯兵。故此,這麼一個任命絕不是什麼虛職,反而是一個軍政經濟一把抓的小號總管。

考慮到這個職務同時還達到了正五品登堂入室的關節,而且能在之後數月繼續直接服務於聖人,那麼完全可以說,王代積要飛黃騰達了。

或者講,人家已經飛黃騰達了。

七月上旬,王代積匆匆離開大興,前往上任,連請張行、李定喝杯酒都來不及,堪稱憂心王事。也就是這個時候,張行開始再度考慮要不要抽空去一趟太白峰,結果正想著呢,沒兩天功夫,可能是覺得大興跟東都太像了,又或者天太熱了,聖人忽然下旨,直接往西北而去,到他當日接受西部巫族降服的隴西受降城一帶巡視,順便再度接見降服的巫族諸部首領。

眾人目瞪口呆,隴西那裡,尤其是聖人昔日受降巫族的受降城基本上是毒沙漠和北海邊上了,距離大興足足幾千裡地……你聖人坐著觀風行殿自然是可以快活,甚至還能趁機避暑,其他七八萬人又能如何?

你倒是去汾陽宮好不好?最起碼回東都的時候也近一點。

說句難聽點的,那樣的話死了都能葬在熟地。

但是,這個時候的聖人連續在東都戰勝了南衙,掃蕩了關中勳貴,正是勢不可擋的時候,誰能反抗?

於是乎,七八萬人的西巡隊伍無奈,扔下了舒坦的大興城和關中膏腴之地,開始冒著烈日和暑氣,沿著渭水向西北開拔。

這倒是不用張行再糾結什麼太白峰了,立馬又恢復了行路狀態。

而且這一次,張三郎在西巡隊伍的近侍側,變得更加廣受歡迎——說起來荒唐,因為此時天氣已經變得太熱了,而關中地形卻又一馬平川,所以西巡隊伍每日趕路雖然很利索,卻未免一個個累得要死,上面的貴人和大員們自然隨時有冰飲,可下面的宮人、侍從、兵丁中暑者卻數不勝數。

這其中,張三郎幾乎是唯一一個願意放下身段,無條件給底層宮人、太監、士卒做冰鎮飲料的中級修行者。

什麼叫及時雨?

什麼叫雪中送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