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三十四年,十二月。
南越王阿古斯放棄與秦軍爭鋒,率軍撤到東江以西后,整個江水東邊的區域成了秦軍所有。
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諸多南越部落,他們或是拋棄村寨跟著南越王一起逃過江,或是在面對秦軍時頑抗到底然後被清除,亦或者為了婦孺的性命選擇向秦軍投降。
總之秦軍佔領區裡的反抗勢力被清理一空,使得後勤壓力大減,不用再擔心運糧部隊在路上遭受越人的襲擊,也不用再擔心秦軍夜間紮營時會遇到越人的突襲。
在這段時間,除了安頓後方外,趙佗也派人試探著過江。
今日派一支小部隊從上游渡江,做出要修建一個據點的模樣。過兩天又擺出要在下游搭橋,好讓大軍渡河的舉動。當然秦軍每一次的動作都會恰到好處的被南越人發現並破壞,使得秦軍遲遲不能過江。
這樣的情況讓江對面的南越人很高興。
他們覺得大王阿古斯放棄土地,撤到江的西邊,據江而守的決定做的真對。
只要他們能死死守住東江,那秦人就只能在這裡和他們糾纏,不能威脅到後方的南越腹心地區,到最後就看誰能撐下去。
“熬下去!雨季快要來了,這些來自北方的秦人在叢林裡是待不下去的,到了那時候我們就可以衝過江去,將這些可惡的入侵者趕回他們的老家。布洛陀的子孫,必勝!”
“必勝!”
南越人為了保衛家園,戰鬥意志很強,士氣高昂。
在阿古斯的激勵下,他們能看到隨著時間的流逝,勝利的曙光即將來臨。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其實都是秦軍有意促成。
東江的拉鋸戰,正是秦軍為樓船舟師突襲南越王城打的掩護。
這邊拉扯的越激烈,南越人就越不會想到秦軍會從海上進行突襲。
自從殷通率領樓船舟師出海後,趙佗這邊就在等待著勝利訊息的到來。
因為距離的緣故,南越王阿古斯比趙佗要更快的知曉後方的變故。
只不過他收到的第一個壞訊息並不是王城的淪陷,而是嶺北方向的失守。
“老羊部被梅氏擊敗了?”
“他們人數比梅氏還多,還有黃狗部殘留的族人在那裡幫襯,怎麼會敗的這麼快!”
“難道秦人派大軍翻嶺來了?”
南越諸部首領大驚失色。
嶺北那條道在越過秦軍控制的橫浦關後,可以直通秦國廬江郡的南野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