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越王城位於閩江畔,離出海口不遠,秦軍舟師可以直接航行到王城附近的碼頭。
這樣的地理條件對遠征的秦國大軍來說,是十分有利的。
秦軍可以透過來往於海上的樓船舟師進行補給,在速度和耗費上遠比陸路輸送要容易的多。
故而閩越王城雖被南越人所燒燬,趙佗還是看中了這塊地方。
他命人拆毀原本的王城廢墟,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一座屬於秦人的城池。
這樣的舉動,其實包含著一個政治含義。
由騶氏統治的閩越國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從此這片土地只為“秦”所有。
到了這時候,趙佗不得不再次感謝那位阿屠骨。
要不是他兇性大發殺了閩越王無諸和將王城燒成廢墟,那打著招撫旗號的秦軍是不太好拆毀此地重建城池的。
不乾淨的不好做的事情,南越人都幫秦軍做了,算下來他還真是秦軍的隱形盟友。
現在王城的廢墟外,秦卒們忙碌的砍伐著樹木,運輸著泥土,要以基建大國的能力,在這裡築起一座要塞之城。
靠江的一處營地中,劉邦滿臉悽苦的望著遠處那些勞動的袍澤。
他不用參與辛苦的建城勞作,不需要在林子裡來回挖土搬石頭。
因為劉邦得到了一個更重要的,更要命的任務。
“他母的,這個所謂的野戰曲,怎麼就把乃公給徵上了。乃公只想活著回去,不想再去林子裡和那些南越人拼個你死我活啊。”
劉邦想到自己接下來的去處,就感覺嘴中發苦。
在打下閩越之地後,上將軍趙佗下了軍令,命五大夫曹參和長史韓信組建一支特殊的部隊,並命名為野戰曲。
既然是曲,這支軍隊的人數定額就是五千人。
與其他將要在閩越修整築城,以及派往各要道駐守的隊伍不同。
這支秦軍野戰曲要獨自前往南越附近,進行相應的軍事任務。
承擔著這樣特殊的使命,那這個野戰曲的組成就和普通的隊伍不一樣。
野戰曲中有一千人,是由各閩越部族貢獻出來的閩越勇士。
他們個個身強力壯,都是山地叢林戰的好手。其中有許多人和南越人交過手,甚至還有人曾進入過南越的地盤,熟悉當地的地理環境。
這一千閩越人就是野戰曲的嚮導和叢林戰的導師,也是趙佗敢派偏師奇兵前往南越的倚仗。
他就是要用這些閩越人來訓練出一支專屬秦軍的叢林戰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