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佗看來,這場徵越之戰最困難的地方在於越地的險惡環境,一年中有大半時間都是不適合進軍的雨季。
所以這場仗打下來,起碼要好幾年的時間,甚至和歷史上一樣,弄到十年之久也是有可能的。
而對趙佗來說,這個時間點正是最關鍵的時候,所以他在離開前會佈下一些後手。
“在我南征的時候,汝當多注意朝中變故,若有異動,就立刻傳信。”
暗室中,趙佗對身前的人鄭重囑咐。
那人拱手道:“君侯放心便是,平在咸陽,定會小心注意。”
趙佗這才放心的點點頭。
這一走,趙佗最害怕的自然還是朝堂有變,他卻因為離得太遠而反應不及時。
所以在咸陽這邊,必須要有人幫他注意著。
涉間在太尉府任職,是個很好的臂助。
但涉間是良將,卻不是心機深沉的謀士,在政治敏感度上有些缺乏。
所以趙佗最後選到了陳平身上。
酈食其和陳平,是他麾下的兩大謀士,都是智計超人之輩。
不過酈食其除去軍謀外,還擅長辯論交鋒,在征戰中用處較大。
所以這一次南征,趙佗徵調了酈食其隨行。
至於陳平,則被趙佗留在了咸陽,並委以重任,給他求來了一個職位。
太子洗(xiǎn)馬。
這個職務是太子的侍從官,因為其職責是在太子出行的時候騎馬為先導,故名為洗馬,又被稱作前馬,屬於是太子的近侍心腹。
陳平這個人本來就有智謀,人又長得英俊好看,再加上還是趙佗推薦的人。
這種種有利因素相加下,想來太子扶蘇很快就會將陳平作為臂助。
趙佗這樣安排,一來是給扶蘇推薦了一個智囊。
萬一自己不在咸陽的日子裡,扶蘇腦袋一熱做出惹怒皇帝的傻事,陳平也可以勸諫。
二來則是趙佗感應到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