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相以北二十里處,是一片寬闊的原野,地勢平坦,可供人縱馬奔騎,被當地人稱作小原。
現在此地黑旗招展,除了外圍負責警戒的哨兵外,上千秦卒正坐在地上休憩。
「君侯,叛賊已經出城了。」
趙廣全身披掛,走到主帥面前,大聲稟報最新得到的訊息。
趙佗正低頭看著手中的地圖,聞言點了點頭:「這項梁眼力不錯,我派人趕回彭城調遣騎兵來下相馳援,算算時間,不是在今晚就是在明早就能抵達。項梁如果再遲上一天,我軍就能得到數百騎兵的支援,他看來是算到了這一點,才迫不及待進攻。」
「君侯說的是。」趙廣附和了一聲。
轉而又猶豫道::「據我軍斥候觀察叛軍人數眾多,當在兩千人以上。而我軍騎兵明日將趕到,不如暫且後撤,以避其鋒芒,待到我軍增援趕到,再發動進攻,一舉擊破叛軍。」
趙佗笑著搖頭道:「你說的穩妥,但沒必要這樣。」
「叛軍人數雖然多,但其中大部分都是被項氏裹挾的下相青壯,這些人沒有經歷過訓練又沒有什麼戰心,正是忐忑惶恐之時,急需要打贏一場戰鬥來穩固軍心,我軍如果撤退,項梁一定會藉此機會宣揚,反倒能提升那些青壯計程車氣。」
「還是一擊而破的好啊,可不要忘了,我所帶的郎衛騎兵共有兩百,你手下還有郡騎兵一百。有著三百騎在手,不用等待支援,也能擊破叛軍。」
「將軍,秦軍已在五里外列陣,看上去是在等待我軍前去交戰。」
作為斥候首領的侯五縱馬奔到項梁身側,向他稟報軍情。
「嗯。」
項梁點了點頭,又對身側一個年輕項氏子弟道:「項聲,傳我將令,命眾軍暫停趕路,以恢復體力。」
見到項聲面露疑惑,項梁解釋道:「兵法雲,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我軍趕路十餘里奔襲來,兵卒疲憊,在這種狀態下前去攻打秦軍,一定會被趙廣以逸待勞擊破,還是先休息一陣,等到我軍精力恢復再行出擊。」
「叔父精通兵法,說的甚好。」
項聲恍然大悟,稱讚一聲後,就下去傳達休憩的軍令。
三千舉著「楚」字旗的楚軍,除去數百人在前面防護外,其他人都坐在後面休息,緩解一路跋涉的疲勞。
作為全軍主帥的項梁,則是面色凝重的望著前方秦軍的方向。
楚軍主攻,長驅二十里來打秦軍,不管士卒們休息的再好,體力和精神上都會疲憊,不如以逸待勞的秦軍,這是一個劣勢。
但項梁沒有辦法。
他估算過時間,趙廣如果在知道他舉旗的時候就派人前往彭城求援,那麼秦軍的騎兵最快今晚,最遲明天就一定能到達。
然後再過幾天,大量的秦軍步卒也會趕過來,到時候他項梁的軍力優勢就會大大減少。
秦軍增兵的速度,絕對比支援他項梁的楚人快。
所以項梁必須要搶在秦軍援兵抵達前,先破趙广部,然後攜帶大勝之威,一路裹挾楚人,壯大聲勢,直取彭城,這才是他們唯一的生路。
此戰不得不打,他也不得不主動出擊。
「好在趙廣沒有後撤避開我軍,去等待秦軍支援。他如此自大的要和我軍決戰,倒是給了我一個機會。」
想到此,項梁心中有些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