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秦將蒙恬簡介> 第六百四十二章:五德終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四十二章:五德終始 (1 / 3)

秦始皇帝的封禪隊伍,一路經關中之地,然後走三川大道,往泰山方向行去。

咸陽距離泰山足有兩千多里,若是按一日三十里的行軍速度來走,需要兩個多月,接近三個月的時間來趕路。

而始皇帝最想要的封禪日子,則是在六月六日。

六六之數,合乎水德,正是秦國天命的象徵。

如果能在這一天封禪,更能顯示皇帝的神聖和權威。

東巡的隊伍在二月底出發,到達泰山,差不多就只有三個月的趕路時間,看上去有些緊,但實則皇帝這一路走得十分悠然,還不時停下來觀瞻各處景緻,且行進速度並不慢。

其中的原因,便是因為秦始皇此番東巡所走的乃是新修建不久的馳道。

在前年趙佗提議修建馳道的時候,按照諸位公卿的規劃,除了關係到隴西、北地邊疆的西方道外,優先順序最高的就是這條從關中而出,一路過韓、魏之地,直通齊都臨淄的東方道。

此路一打通,齊地有亂,則帝國就可以立刻出兵,經過這條大道,速達齊地,敉平一切叛亂,效率很高。

封禪的隊伍抵達三川郡的洛陽城時,秦始皇停下了他的腳步。

洛陽。

這裡是天下之中,所謂宅茲中國是也。

夏人建都伊洛之間。

商湯所都西亳亦在此處。

周成王也在這裡修建國都,號為成周。

及至周平王東遷洛邑,周室在這裡待了五百年。

這裡是三代之都,是華夏文明的中心。

始皇帝這一次東巡既是要封禪天地,彰顯自己的威德,更是不會放過洛陽這麼重要的地方。

他要在這裡待一天,祭祀夏禹、商湯、周文、武三代之聖君,以此昭顯大秦乃是承三代之嗣的天命之國。

始皇帝帶著奉常去搞祭祀了,趙佗自是不會跟隨。

他乾脆帶著幾個僕從,準備去參觀一下昔日周王所居的成周城,也不算白來一趟。

結果在外面溜了一圈,趙佗驚訝的發現這洛陽城到處都是黑色。

大概是提前收到了皇帝的旨意。

在這一天,整個洛陽的黃、青、白、赤四色盡數被蓋住或是扯下,不管是人,還是物,都是一身黑。

哪怕趙佗在軍營中看慣了黑甲的秦卒,但陡然見到滿城皆黑,還是有些發暈。

“眼睛都看黑了,這是想表示夏商周三代的配色都被大秦塗黑了嗎?”

趙佗站在城中,打量著滿眼的黑色,有些無語。

不只是趙佗感覺不舒服,另一人從此經過,見到趙佗後,走過來相互交談了兩句,說著說著,自個兒也提起了眼前的景象。

“皇帝信奉五德之說。其五德者,以黃帝時有大地蚓出現,故黃帝得土德。而後有青龍於郊外現世,夏禹據此為木德,以木代土。其後有銀自山中溢位,商湯得金德,克夏而興。至於商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周人以此為火德,以周克商。至我大秦,則是言昔日文公出獵,得黑龍一頭,故而為水德之瑞,以水克火,取代周室,故滿城尚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