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侯葬禮之後,整個咸陽再度進入緊張的封禪籌備工作中。
皇帝要東巡諸侯故地,於泰山封禪,還要前往濱海之地,旅途長達數千裡,這其中的路線規劃,以及隨從人員的選擇,都是一件繁複的大事,需要一點時間進行籌備。
“長公子在上郡和蒙恬修建直道,此番不能隨行,陪同皇帝東巡封禪的公子只有胡亥一人,可見諸公子中,皇帝最寵愛胡亥啊。”
李府中,訊息靈通的李於將他得來的情報說了出來。
李斯握著手裡的酒卮,抿了一口,搖頭道:“你整日無事所幹,盡和咸陽諸高爵子弟打牌取樂也就罷了,探聽這些事情做什麼。我看也該給你找個職位,正式進入仕途了,免得早晚惹來禍事。”
李於眼睛一瞪,忙擺手道:“父親莫要如此,我這天天打牌,可比在朝廷中為官做吏有用多了。在牌桌上,我特意和諸位公卿的子弟交談,能聽到不少隱秘和有用的資訊呢。”
“比如馮敬就說他老父馮無擇從越地來信,向皇帝請求回關中,結果被駁斥了回去,皇帝說越地大事還離不開他,讓馮無擇再幹兩年。”
“還有王綰之子王賀,這傢伙和我有些不對付,不過在我刻意引誘下,也說了不少有用的資訊。據說那些儒生針對這次封禪制禮,結果眾說紛紜,拿出了十餘種方案,誰也不肯相讓,真是可笑啊。”
李斯饒有興趣的聽著兒子的話。
他為廷尉,主要負責法務之事,像李於說的那些訊息,他自然是不清楚,現在從兒子口裡聽到這些事情,也感覺頗為有趣。
“看來你倒適合去當個間人,可惜六國已滅,已無你用武之地嘍。”
李斯取笑起來,笑完之後,又正色道:“這些事情終為小道,不可取,等此番皇帝封禪歸來,你便成婚,然後自己開宅立府,入仕途之路,也算有個正業。可不要像你兄長那樣,三十多都快四十的人了,功不成,家不立,像個什麼模樣!”
李斯說話滿是怨氣。
如果李由能夠在功業上有所成就,像趙佗那樣打下大勝仗,甚至像李信一樣,先敗後勝,幹出一番事業。
那李由晚婚、不婚的事情,作為父親的李斯都能夠忍耐下去。
畢竟李斯自己也是個事業心強的男人,只要事業能成,其他方面都可以略微放寬。
但可惜李由打仗次次失敗,腦袋上頂了個“數奇”的名頭,為人所嘲笑。
八年的時間啊!
人家趙佗從沒爵位的白身,爬到了倫侯爵位。
而李由八年前是五大夫,八年後還是五大夫。
這讓李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物如何忍得,特別是李由在婚姻之事上的抗拒態度,更讓李斯十分氣惱。
三十多歲的人了,要事業沒事業,要家庭沒家庭,整日在他的老宅裡啃他的老。
要不是自己親兒子,早兩腳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