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渡過大河的主道後,趙佗並沒有像賀蘭一戰時的情況一樣,奉行兵貴神速的打法。
他反而是以騎、步兩軍並行,往北河方向緩緩推進,沿途清掃河套中的匈奴和戎人部落。
在許多人看來,趙將軍這樣行動緩慢,給了匈奴人的反應時間,這是在貽誤戰機。
司馬良和王離甚至向趙佗諫言,說應該派遣騎兵快速北上,和繞道北河的舟師配合,快速渡河後搶佔河岸,為後續的大軍渡河做準備。
否則一旦匈奴人反應過來,沿河據守,秦軍想要渡過大河,難度倍增,那就要付出不小的傷亡了。
對於這些建議,趙佗皆是報以微笑,只說到了時候便知道。
司馬良和王離等人心中疑惑,但礙於這位上將軍無往不勝的戰績,還是按捺住內心的疑慮,專心指揮軍隊趕路。
“上將軍為何不將計劃告知諸位將軍?”
陳平疑惑的詢問。
上將軍的計劃,現在只有他們幾個心腹謀士知道,麾下諸將無人清楚,故而王離等人才會疑惑的來此建言。
趙佗看了陳平一眼,說道:“告知他們也無用,因為吾等謀劃能不能成,並不在這裡,而是在單于王庭,在於那位右大將,在於頭曼。這件事情沒有絕對把握,如果到時候事情有變,提前告知反倒會影響諸將思維,不如臨機應變比較好。”
“上將軍真乃用心良苦也。”
陳平點頭稱讚,眼中若有所思。
趙佗面色平靜。
除了告訴陳平的理由外,其實更重要的是作為一軍主將,他不需要將自己的所有想法說出來,有時候說得越多其實越不好。
他這次的謀劃並非絕對能夠成功,如果提前告知,讓手下人有了期待,結果到時候不如人意,就會威信大失,讓手下人覺得這位上將軍也不過如此,甚至成為笑話。
但如果事前假裝神秘,就算最後的結果有變故,也不會出現什麼副作用。相反計劃成功,事先做出的神秘姿態卻是能讓手下人大吃一驚,覺得上將軍竟是胸中有韜略,提前有謀劃,讓人佩服。
這是趙佗作為上位者後慢慢領悟的東西,屬於領導者的進階技能。
趙佗又問道:“咱們那位右大將的事情怎麼樣了?”
陳平臉上浮現怪異的笑容,低首道:“匈奴右大將狡猾無比,在我們夜襲的時候,讓手下親信穿著他的衣服往北邊走,他自己則是向西逃跑。”
“我們捉住的是假的匈奴右大將,已經過許多匈奴俘虜的辨認。現在已將其當眾斬殺,訊息傳遍全軍,選中的幾個傳信的匈奴人應該都知道了。”
趙佗點頭道:“如此甚好,割了那幾個匈奴人的耳朵,讓他們將我的信帶給頭曼吧。”
說著,趙佗轉頭看向北方。
所有的棋子都已經佈下,能不能成,就看頭曼的選擇了。
……
陰山以南的頭曼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