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樹皮、桑樹皮……這皮紙的質量不錯啊。”趙佗巡視著造紙工坊,看著眼前被烘乾好的皮紙,滿意的點點頭。
“如今將皮紙弄出來,讓紙的成本再一次降低,大規模推廣會更加容易了。”在原本的歷史上,西漢初期就已經弄出來了麻紙,可以在上面書寫文字,繪製地圖,質量和趙佗之前弄出來的麻紙差不了多少。
故而趙佗造出麻紙,實際上只是將這門技術提前了幾十年,算不了什麼。
唯有皮紙,也就是樹皮造紙的技術出現,才能稱得上是造紙歷史上的一大進步。
因為這東西就是東漢時期的蔡倫所改進的造紙術。蔡倫造紙,並不是他發明了紙,而是擴大了造紙材料的範圍,發明了以樹皮、爛漁網、破布等為原料的造紙術。
這才讓造紙的材料變得多樣化,同時像樹皮這類隨處可見的造紙材料,遠比用麻造紙更便宜,進一步降低了成本,讓紙的普及成為了可能。
如今,趙佗就是將蔡倫的事情,一起給幹了!在麻紙被造出來,開始在幾個官署進行試用的時間裡,趙佗同時讓章邯試驗各種樹皮造紙。
如今的試驗結果表明,用楮樹皮、桑樹皮等樹皮來造紙最為便宜耐用,一張皮紙的價格比麻紙還便宜,質量更好。
當然,紙張裡價效比最高的應該還是竹紙,不過竹紙的製作過程是最繁複的,還需少府的工匠進一步摸索研究。
但可以預見,等到竹紙的製作程式成熟後,紙張的成本還將進一步降低,讓天下人都能使用,不再是嘴上說說。
弄出皮紙,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後,趙佗的目光又放到了其他方面上。
“少榮啊,接下來你還需要研究一下如何在紙張中防蛀,我聽說黃檗的汁液頗有藥效,可以在造紙的過程中,試試用其染紙,看看能否防蟲蛀。”趙佗對跟在身側的章邯吩咐著。
“唯。”章邯立刻應了一聲,有些佩服的看著趙佗,讚道:“少府真乃能人也。如果紙真能夠防止蟲蛀,那除了行政外,還可以用來謄抄典籍進行長期儲存,遠比竹簡好用太多了。”趙佗微微一笑,他想到為紙新增防蛀功效,正是有讓皇帝備份珍貴典籍的打算。
不過提到黃檗,趙體又不由想起另一件東西,說道:“對了,你還要多弄一些雌黃回來,此物也是個好東西啊,對書寫很有幫助。”……從造紙工坊出來後,趙佗又在屬吏的陪伴下,跑遍了少府在關中的幾個大工程。
現在的少府,除了造紙過程外,還承擔著鑄造鑄劍為犁和鑄造新幣的大工程。
因為要趕春耕,鑄劍為犁是重中之重,經過快兩個月的忙碌,已經快接近尾聲了,到五月初,應該就會全部搞定了。
至於鑄造新幣,此事和統一天下貨幣有關,還涉及到廢除和回收七國舊幣,進行相應兌換之類的事情,是個涉及到全天下的長期活,趙佗需要時刻關注。
等到他全部巡視完一遍,並作出相應的指導意見後,這才在黃昏時分,帶著滿身的疲憊往家裡回去。
不過趙佗的忙碌並沒有隨著他的回家就算完結,甚至還不等他和公主親熱一番,就有人登門拜訪。
廳堂之中,趙佗和麗食其相對而坐,身前各有美酒佳餚。
“那些儒生博士,欲要透過左丞相,向皇帝建言紙張的缺陷弊端,說我弄出來的紙是勞民傷財之物?”趙佗一臉的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