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被摒棄,北伐提上秦帝國的工作日程。
秦始皇是那種說幹,馬上就乾的人物。
他既然定下了北擊匈奴,收服諸夏故土的國家政策,就會當場選擇主帥人選。
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懸念。
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全都一致推舉少府趙佗。
趙佗是秦國名將,曾在代地擊敗過匈奴大軍,擁有對胡作戰經驗。
秦軍要北擊匈奴,舍他其誰?
更別說趙少府剛才費了老大的力氣才說服皇帝放棄南征,選擇北伐,擺明了對主帥之位志在必得。
這是趙佗的封侯之戰,誰敢和他爭?
“我只是想阻止南征,哪料到自己還成了北伐主帥。看來這個時空的蒙恬,大機率是得不到的中華第一勇士的稱號了。”
趙佗暗暗苦笑。
眾望所歸之下,作為北擊胡人的提倡者,他自然不能拒絕,當場被受命為北伐主帥。
始皇帝給了趙佗時間,讓他後面交出一個北伐的策略。
趙佗當場應諾。
大朝會散去後,眾公卿和趙佗打招呼,都是眼角含笑。
“少府這北伐之策可比去南邊的林子裡打越人好上太多,到時候我辛氏的年輕小輩,可就託付給少府了哦。”
辛梧這種關係不錯的老將,笑眯眯的說著。
指望著趙佗在攻打胡人的時候,給他辛氏的小將一些立功的機會。
王賁在出宮前,也對著趙佗頷首:“少府所言很好,北方的胡人才是我大秦的心腹之患,只有北胡盡破,方可大舉南下徵越。”
有人贊成趙佗的意見,自然也有人感到不爽。
比如,那位極有可能成為五十萬秦軍統帥的屠睢。
這位趙佗的老大哥,在散朝之後,就黑著臉往外走。
趙佗想要追上去解釋一番,結果屠睢步子邁的很大,走路帶風。
他出了宮門就直接上車回府,連一個解釋的機會都不給趙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