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萬大軍啊!」
趙佗心中頗為感嘆。
他原本率兵七萬伐代,在幾場戰鬥中死傷了一部分。
滅代之後,又經過調整安排,他將一部兵馬交給副將楊原,由其主管剩下的代地之事,於是趙佗在東垣城駐紮計程車兵便只剩下了五萬人。
秦王政此番在秋收後徵召秦軍二十萬作為伐齊的兵力,加上趙佗手中剩下的五萬士卒,就是整整二十五萬人,兵力比當年李信伐楚時還要多。
且這一次秦王政任命的伐齊副將,乃是曾經的東郡郡尉屠睢,他和趙佗交好,不會對趙佗產生掣肘。
一切條件都給趙佗準備足夠了,這是完完全全的信任,甚至超過了當初李信伐楚那一次。
「我必不讓大王失望!」
趙佗心中很感動。
東垣城外的秦軍營帳中,趙佗召集麾下諸將,正式開始進行此番伐齊之戰的部署。
「大軍聚集於滎陽,即將開赴東郡。我當親自前去指揮,從東郡方向發動對齊國的戰爭。東垣這五萬人,我只會帶走兩萬,剩下的三萬士卒將由一位將軍率領,暫時駐紮於此。」
「等到戰機到來,這位將軍就可率兵過鉅鹿南下,渡河水而入齊地,從齊國北部插入,直逼齊都臨淄!這就是此番伐齊之奇兵!」
趙佗聲音鏗鏘,將自己心中計劃說了出來。
「好,將軍這般安排,正合兵法之道。」
謀士麗食其搶先捧場,笑眯眯的出口讚揚。
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
戰場兵勢乃是處於無窮變化中,秦軍自然不可能將所有兵力都集中於正面戰場,預留一部分兵力在其他地方作為奇兵,便可衍生出無盡戰機。
聽到趙將軍這麼一說,帳中諸位將領紛紛點頭,眼中閃過興奮之色。
特別是涉間、趙廣和蒙恬三將。
趙佗麾下,就以這三將能力最強,爵位和級別最高,留在此處的率領奇兵之人,自是從這三者中挑一個。
蒙恬身軀雄壯,雙目炯炯,腰部打的筆直。
趙廣面容沉穩,但雙目中的渴望之色難以掩飾。
涉間看著趙佗,目光柔和。
趙佗視線掃過三人面容,心中便有了思量。
他開口道:「此地爵位最高者為蒙將軍,便由蒙將軍來統領三萬士卒。」
此話一出,蒙恬眼中閃過一抹訝異,他本以為這種獨領一軍的大功,趙佗會將其交給自己原本的老部下涉間或是趙廣。
畢竟伐代之戰,自己升了爵位,這兩人卻沒有升爵,若是趙佗將此重任交給他們,也是合理,沒想到最後落到了自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