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目光冷冽,死死盯著自己的兒子。
恨他嗎?
扶蘇低下頭,呼吸有些急促起來。
面對父親的問話,他做不到立刻回答。
扶蘇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他的眼前,浮現出自己幼時的種種景象。
父王的眼中只有天下,心中只有邦國,對於自己這個長子,因為政務繁忙的緣故,一向是疏於教導和陪伴。
特別是隨著父王的子嗣增多,對自己的關注也越來越少。
陪伴幼年扶蘇的只有他的母親,以及同為楚系出身,對他很是喜愛的華陽太后。
也就是在華陽太后身邊,扶蘇遇見了常來拜訪請安的昌平君和昌文君二人。
他們雖是楚人出身,卻是秦國君侯,兩人行事各有差異。
昌平君溫文爾雅,昌文君豪爽大氣。
但相同的一點,便是兩人都對扶蘇很喜愛,常藉著華陽太后邀請的機會,與扶蘇親暱相處。
他們教會了扶蘇如何為人處世,他們教導扶蘇學習優雅自由的楚文化,他們在扶蘇的心中,播下了一顆屬於「楚人」的種子。
這兩人,不似父親,卻比父親更加讓扶蘇親近。
他們之間有著一種名為「親情」的羈絆。
故而當扶蘇在兩年前聽到昌平君叛亂時,感到不可思議。
對他本身來說,熊啟首先是一個親近之人,也是教導自己的老師,故而他在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希望父王能夠調查熊啟背叛的原因。
然後便遭遇了秦王政的嚴厲訓斥。
扶蘇很悲哀,也很迷茫。
他一直都很清楚,父王不喜歡他。
在出現熊啟叛秦的事情後,他更是不知道如何做才是對的。
扶蘇只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從未經歷過人事艱辛,社會磨鍊,根本不清楚怎麼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直到一個人,點醒了他。
「公子,認清你的身份。」
恍忽間,趙佗曾經的話語在扶蘇耳邊響起。
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