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空佈滿了陰雲,太陽似乎被下方淮水戰場上的殺氣所懾,不敢冒出頭來張望,只能躲在厚厚的雲層後方,釋放出些許微光。
初夏的風吹過大地,捲動紅黑兩色旌旗,獵獵作響。
綿延數里的戰場上,共有七萬多的兵卒分成兩隊,隔著數百米相互對峙。
赤甲如火的楚軍位於西方,共有四萬人。
玄黑似墨的秦軍站在東方,有三萬餘人。
趙佗立在豎著主將大纛的戰車上,舉目眺望對面的楚軍戰陣。
「將軍,我軍騎兵已探查過南側和東側二十餘里的範圍,並未發現有楚軍伏兵。」
涉間駕馬過來稟報,他的部曲在之前的防守戰中傷亡大半,已經無力參與這一次大戰,如今主要負責情報和參謀等事宜。
現在戰場上的秦軍主力主要由馮無擇所部,和蒙恬、趙廣兩部秦軍組成。
趙佗點頭,目光望著對面的楚軍,特別是那杆高高飄揚的赤色大旗,那是楚國令尹的旗幟。
秦軍的北面是淮水,西面是項燕的楚軍。
東、南兩面經過探查後,沒有楚軍提前分出去埋伏的奇兵,看來項燕並沒有耍詐,是真的準備在戰場上和秦軍堂堂正正的打一場。
「堂堂正正之兵,列陣而戰。」
趙佗心中低語,眼中有戰意激揚。
這一次的正面戰場指揮大規模兵力的作戰,對趙佗來說其實是第一次,是對他的一個考驗,也是他最後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
如今的時間已經到了秦滅六國,兼併天下的最後時刻。
秦軍在滅楚之後,天下已無敵手。
齊國在甄城之戰中,被戳破了紙老虎的本質,不足為慮。
至於北方的殘代,更是弱小無比,一支偏師即可平定。
可以說,這一戰之後,至少在很多年內,趙佗都不會再有這種正面作戰的機會。
如果他放棄和項燕一戰,龜縮在營寨裡等待王翦大軍到達,或許可以輕鬆取勝,但也將永遠失去這個彌補自己短板的機會。
他趙佗,永遠都是個不完整的將軍。
正面戰場的指揮作戰,永遠都將是他的缺陷。
而這一戰,就是他補全自己兵術的機會,不管是輸是贏,都是對自己的一種提升。
更別說此戰有王翦的主力大軍確保最終的勝利,身旁還有馮無擇這種老將為其輔助,對面的項燕雖強,手下卻是一群疲兵。
在這種優勢下,趙佗如何不敢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