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竟然拒絕了不穀?”
壽春深處的宮城,當楚王負芻聽到左徒孫常的覆命時,滿臉震驚。
他什麼身份?
堂堂萬乘之國的君主,何等尊貴。
哪怕戰爭失敗,但至少在投降前,他楚王負芻從地位上來說,是可以和秦王相提並論的。
如此高貴的楚王,派人向一個秦國將軍請求投降,卻被對方婉言謝絕。
豈有此理!
“趙佗豎子,他怎麼敢如此欺辱不穀!”
楚王負芻牙齒咬得咔咔響,感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孫常寬慰道:“大王勿怒,我觀那趙佗所言亦非無禮。他稱王翦未至,他一個小小的裨將軍不敢接大王納降之禮,故而大王之降,還請待到王翦至於壽春時,再行安排。“
“王翦……“
楚王負芻眼中閃過一抹畏懼。
他為什麼會想著向趙佗投降?
除了怕宮中那些有二心的貴族夥同宮城外的叛臣謀逆外,也是怕王翦大軍一到,他就只能引頸受戮。
在秦人絕對的兵力面前,除非他負芻有殉國求死之意,否則只要他還想活下去,那就沒有任何與秦人講條件的資本。
到了那時候,王翦說什麼,他為了活命就得做什麼。
之前魏王假投降,被王賁要求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持茅出城納降,那樣的場面何等憋屈低賤,徒被天下人恥笑。
他楚王負芻是個體面人,可不想遭受這種待遇。
就算要投降,那也要對方以禮相待,給他一個面子才行。
故而楚王負芻選擇在王翦大軍到來前,向秦將趙佗納降。
按他的想法,這趙佗年不過二十,少年熱血,一聽自己堂堂楚王向他投降,滅國虜王的大功就在眼前,無上的榮譽即將到來,必定喜不自勝。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佗一定會答應他楚王體面投降的要求。
這樣一來,趙佗得功,楚王負芻也能得個體面的下場,豈不美哉?
然而,如此兩全其美的事情,竟然被趙佗拒絕了,豎子竟如此無禮!
“趙佗不敢接受不穀的投降,要等王翦到來。“
楚王負芻眯著眼,咀嚼著這句話,突然眼中閃出一抹亮光。
他腦海裡湧出兩個字來。
復仇!
是的,他恨極了趙佗!
去年李信伐楚,楚國在他負芻的英明領導下,大敗秦軍,創下數十年未有之大勝,堪稱榮譽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