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邑府庫中的糧食被楚人搬走了大半,剩下的在今天城破時也被一把火燒了。所以我這兩萬多人還有缺糧之危?」
趙佗眉頭一挑。
他此番帶三萬人南下,沿途各個城邑都留有士卒駐紮,用以保障後路安全和糧秣輜重的運輸,其中以彭城最多,駐紮了整整四千東郡兵。
彭城控扼四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樞紐城市。在被秦軍佔領後,很有可能遭受到來自魯地方向的楚軍襲擊,必須要留下足夠的守備力量。
故而趙佗帶到睢水之畔的秦軍,就只剩下兩萬五千人左右。
但好歹是兩萬多人啊,每日吃糧都是個大問題。
「將軍,府庫存糧雖然被燒了,但剛剛秋收完,附近鄉邑和城中楚人的家裡應該有不少存糧,吾等可徵過來,足夠大軍吃上一段時間,等到彭城處的糧草運來便會無虞。」負責糧草後勤的二五百主西乞孤,提出一個建議。
黑臀也叫道:「就是,那些楚人家裡肯定有的是糧食。咱們去徵上一波,保證大家都有吃的。」
聽到麾下將領的建議,趙佗略猶豫了一下。
所謂徵糧,就是強搶。
從普通楚人手中搶糧,必定讓這些人心中記恨,對秦軍生出巨大的怨氣。
這大概就是對面楚將燒糧的目的之一,給秦軍在此地的佔領埋下隱患。
一旦秦軍戰事失利,那些心懷怨氣的楚人便是威脅。
「徵糧啊……」
趙佗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
「吾等秦軍可不是楚王那般的強盜,咱們不強徵,而是買糧!你們把竹邑府庫裡的錢幣全拿出來,從本地楚人手中收購。」
「另外要注意,不能把這些楚人家中的糧食買完了,要給人留一些活命的糧食。」
諸將愣了下,雖驚愕於趙佗花錢買糧的命令,但因為趙佗的威望,他們沒有提出疑問,還是順服的拱手領命,下去準備買糧之事。
趙佗鬆了口氣。
花錢買糧,這樣一來,在彭城處的軍糧送達前,秦軍的糧草問題算是解決了。
秦軍一手握劍戟,一手拿錢幣,相信竹邑和附近鄉邑的楚人會很「樂意」將糧食賣給秦軍。
這些楚人心中的怨氣,相比秦軍空手強徵肯定會小上許多,對於秦軍的佔領就不會有那麼敵視。
且使用這樣的政策,秦軍不用擔心揹負強徵糧食的惡名。
反而花錢買糧,倒是可以大大宣傳一波。
和楚軍凶神惡煞「強搶」民糧相比,秦軍可是能冠上一個「仁義」的名頭,有助於宣傳他趙佗和秦軍的正面形象。
至於花的那些錢,反正都是竹邑府庫中所取,那些楚軍在城破時只顧著燒糧,府庫中的錢幣倒是剩了一大堆,足夠買糧花銷了。
且趙佗若是沒記錯的話,要不了幾年,秦國就會取締這些原本六國發行的貨幣,在整個天下強制推行秦國的半兩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