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李府。
“父親,那趙佗被任命為裨將軍了!”
李由走進屋中,一雙眼已經徹底紅了,說話還帶著顫音。
李斯坐在案前,正品嚐著他最愛吃的龜肉羹。
聽到李由的話,他沒抬頭,伸手用匕舀了一勺龜湯,吹了吹,送入嘴中小口品嚐著,臉上露出陶醉的神色。
“果然還是要用二十年以上的老龜熬湯,再加一些楚地特有的蘭草,才有些許滋味。”
眼見李由臉色越發難看,李斯這才放下匕,悠悠開口。
“趙佗身為中更爵位,任裨將軍不是理所應當之事?有什麼好驚訝的。你之前不是說不和他相爭,只去戰場立功嗎?”
“父親,我並無和趙佗相爭之意。”李由臉一紅,聲音低了些。“只是,他被任為裨將軍,手下能管好幾個校尉、軍候。萬一我進入卒伍之後,被他所管轄怎麼辦,那王翦素來欣賞趙佗,萬一他們故意讓我……”
“放心吧,王翦不會的。”
李斯有些無語,原來是李由怕被王翦故意分到趙佗麾下,然後被趙佗收拾。
以李斯對王翦的瞭解,那位老將軍不可能做這麼蠢的事情,甚至因為此番大戰太過重要,他的目光根本不會放到一個小小的李由身上。
至於其他人,更不可能為了這種事情故意得罪自己這個新任廷尉。
是的,就在前幾天,為了讓秦國在戰爭期間擁有更高的效率,秦王政對百官公卿進行了一次任免升遷。
首先是為昌平君熊啟保留的右丞相之位,因為熊啟的背叛而不再保留,讓原本的左丞相隗狀晉升為右丞相。
左丞相之職則由御史大夫王綰補上。
御史大夫之職又由馮氏的馮劫擔任。
至於九卿之一的廷尉,則主動稱病告老歸鄉,將這個重要的位置留給了早已等候多時的李斯。
如今,他李斯在秦國混了二十多年後,終於爬到了廷尉高位上,算是真正站在這個國家頂層的人物之一。
所以在欣喜之餘,李斯的目光也放的更加長遠,根本看不上李由這些小心思。
不過他也能理解兒子的擔憂,在用“格局”之類寬慰了一些後,也說出一些實際的東西。
“你勿要擔心就是。此番大王出兵六十萬,關中只出二十萬人。其餘兵力由各地郡縣進行徵召。我會告知邦尉府那邊,將你安排到南郡徵召的軍隊去任軍候。”
李由因楚地戰敗,遭遇削爵兩級的懲罰,如今的爵位甚至還不如在宮中當中郎戶將的時候,只剩了個公乘,連鶡冠都沒有資格戴。這個爵位,任職二五百主也行,當一個軍候也能勉強說得過去。
如今看來李斯是要憑藉關係讓他繼續做一個軍候,統領五千人了。
李由聽在耳中,喜悅無比。
給我五千人,我還有翻身的機會!
李斯瞥了一眼兒子,繼續說道:“你我原為楚人,南郡原本也是楚地,其民皆說荊楚之音,你去南郡領兵,一來可憑楚音獲取軍心,更容易指揮士卒。二來你也不用和趙佗接觸,以免影響心境。等日後上了戰場,只管好好立功打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