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右庶長趙佗,在秦楚大戰時,獨自率五千士卒南下,飛渡淮水。
八山腳下劫囚破軍,解救袍澤,兵臨楚都威嚇楚王。
東行破城拔邑,轉戰數千裡而歸秦,一路所過,楚地無人可擋。
就連楚國左司馬昭平率領的一萬楚軍,也在泗水之畔被趙佗背水為陣,以弱勝強,將其擊潰,連主將大旗都被秦軍繳獲,成為這位趙庶長的戰利品。
如此戰績,如此功勳。
在秦國官府的刻意宣揚下,可以說在短短時間內便傳遍了咸陽城的大街小巷,甚至還在向著秦國境內的其他郡縣傳播。
前段時間,咸陽人就討論著那位趙庶長奇兵襲楚都,嚇楚王的精彩事蹟。
大家都還擔心著他如何才能回來。甚至不少人為其惋惜,認為趙佗孤軍深入,被楚國大軍圍追堵截下是絕沒有幸存之理的。
哪知道才過去了幾日,就傳來趙佗回到秦地的大好訊息。一時間咸陽之人,不管男女老少,盡數笑容滿臉,皆為趙佗的平安歸來,以及趙佗所創造的無比耀眼的戰績高興。
如今,咸陽的秦人的興奮更是達到了。
因為就在今日,那位轉戰楚地數千裡,立下大功的趙庶長,就要率領著數千有功的將士凱旋,他們將在咸陽城中獻俘奏捷,彰顯秦人功勳。
今天一早,咸陽城中已經是人滿為患,城外空地亦是人頭湧動。
附近十里八鄉的咸陽人只要稍有關係的,都弄到了相應符傳,來到咸陽,欲要一觀那位秦國的少年英雄。
大軍還未到來,咸陽內外就已經是熱鬧非凡。
「很好,趙佗此番行事,果真為寡人爭了一口氣。」
「寡人,沒有看錯他。」
秦宮高牆上,秦王政站在最高處,眺望整個咸陽場景。
只見滿城皆是笑語歡聲,一改數月以來的愁雲慘澹。
秦王政不由微微頷首,眉梢上飛起一抹喜色。
趙高說的很對。
因為李信、蒙武的慘敗,整個秦國都陷入了低谷之中,秦人灰心喪氣,對於戰爭的抵制情緒開始抬頭。
在這種情況下,趙佗得勝歸來,這正是他秦王政的一塊最好的遮羞布!
大肆宣揚趙佗的光輝戰績,宣揚其在楚國的傳奇經歷,獎賞得勝回國的有功將士,如此便可遮掩李信蒙武的大敗,提振舉國士氣。
讓秦人們知道,李信之敗不過是因叛徒而起,絕非是秦軍無能。
豈不見一個十六歲的稚子,率五千秦軍就能大破楚國左司馬一萬人,這不就是秦軍依舊強大,秦國依舊戰無不勝的證明嗎!
這時,聽到秦王政讚許趙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