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兗州城從北少林建立之初開始便一直存在。
儲存的時間和北少林幾乎相若。
千百年來,其規模可想而知。
而且臨近北少林,每日都有北少林的弟子在這兗州城內巡邏,治安極佳。
時間長了,這兗州城內除了遊客以及準備前往北少林的香客之外,商貿亦是繁盛。
雖然比不得大宋國都城那般,但繁華程度卻是更甚。
因此,待到幾人吃完這酒樓中最為出名的齋飯素食之後,幾人並未第一時間回到客棧,而是準備在這兗州城內逛一會。
不過,想到方才結賬花費的銀兩,曲非煙不禁嘀咕道:“明明都是一些素食,食材加起來不過三文,竟然收了十兩。”
聽著旁邊曲非煙所言,小昭嘆了口氣道:“是啊!當初在大明的京城裡麵包下一間客棧的院子,一晚上的時間也就三十兩,但這兗州城裡面竟然要花費五十兩,好貴。”
抱著小傢伙的楚清河徐徐道:“能夠跑到這兗州城中的多為準備前往北少林中上香的,在大宋國裡面,能夠有閒心往北少林去的,有幾個會是窮苦人家?”
就如同景區的物價往往奇高一樣。
不管是當初大明南少林周圍還是這北少林周圍,物價都是遠超其他地方。
畢竟,到底不是武當派那樣,張三丰考慮到物價的問題親自對武當山腳下那些經商的人下達一些要求規定。
雖說臨近少林,整座兗州城內隨處可見與佛有關的物件,但作為商人,想要賺錢,自然不單單是買賣一些簡單的商品。
各種戲團的表演不說,甚至一些街上還有著佛燈會,之中有各種以佛為主的燈謎以及繪製了佛像的燈籠。
還有一些小攤,拿著一些佛珠作為賭具讓人猜單雙下注以及在身上紋佛像的。
若是這樣也就罷了。
關鍵是楚清河竟然還看見一些青樓二樓依欄邊上,還有一些女子穿著尼姑裝。
而且開口招攬的時候,稱呼就是“施主”。
“人才啊!”
目光從那青樓中收回來後,即便是楚清河也不得不感嘆一聲這兗州城的佛韻深厚。
至少這城裡面的商人比起大明國南少林旁邊城鎮的那些商人會玩的多。
哪怕是楚清河,此時在這兗州城逛時都有這種詫異的感覺,更別說水母陰姬幾女了。
視線同樣從遠處那尼姑打扮的青樓女子身上收回來後,曲非煙表情古怪道:“公子,這些青樓的人這樣弄,北少林不管的嗎?”
以這些佛珠當做賭注以及紋佛像這些,曲非煙還勉強能夠理解。
但這兗州城裡面青樓都主打佛門主題,而且還是在北少林山門旁的城鎮裡面。
這北少林不管,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聽著曲非煙所言,旁邊的楚清河淡聲道:“這兗州城臨近北少林,自然是作為北少林勢力範圍內,在這裡面所有的商家每月所得都會抽出相應的稅錢上供給北少林,反正這一些是城中商人所做,又非北少林親自經營,既有著對外解釋的理由,又能夠獲取到不菲的錢財,北少林何必瞎干預?”
換而言之,那些青樓裡面的清倌人每一個賺的錢,也有北少林的一份子。
自己的生意,誰吃撐了會去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