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葬明筆趣閣頂點無彈窗> 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頭示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頭示威 (1 / 2)

、、、、、、、

其實議和這件事,也不見得就是崇禎想到的,在關外的奴酋皇太極登基之後,便已經多次派出使臣,試圖和大明聯絡,相談議和之事。()

皇太極提出的要求就是在關外和大明平起平坐,山海關以外的區域,盡歸他清國所有,兩國劃疆而治,大明效仿當年北宋對待遼國那樣,年輸歲幣給清國,兩方罷戰便可以了。

可是因為大明朝野對於和建奴議和之事都十分牴觸,誰也不敢當這個出頭鳥和露頭椽子提出和建奴議和的事情,生怕會被萬夫所指,到以後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另外明人上下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對建奴的蔑視,認為和他們議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上下以前都篤定的認為,遲早有一天,他們是能夠擺平建奴的,但是近幾年來,建奴實力越來越強,而且一直是對大明採取攻勢,而大明卻日薄西山,和建奴交戰更是屢戰屢敗,加上國內變民軍四起,鬧得大明按下葫蘆浮起瓢,財政上也更是捉襟見肘,於是崇禎便考慮過和建奴議和的事情。

崇禎雖然早有和建奴議和的想法,但是卻也不敢明白的提出來,生怕毀了他的所謂明君的名聲,所以去年也僅僅是暗中隱晦的指示楊嗣昌和高起潛與建奴暗中洽談議和的條件,可是後來不知道因為在什麼環節出了紕漏,走露了風聲,鬧得朝野譁然,楊嗣昌不想背這個喪權辱國的黑鍋,所以這件事拖著不辦,高起潛又忙於主兵,故此議和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現如今楊嗣昌已經死在了隨州,高起潛這閹貨也被刑天軍抓去,投降了刑天軍,還出賣了他不少的隱私,想起這件事崇禎就氣不打一處來,再看身邊的那些太監的時候,對他們也開始產生出了懷疑的感覺。

議和對於崇禎來說,現如今無疑具備著巨大的吸引力,如果能和建奴談妥的話,那麼北方便壓力頓減,如此一來,他便能將陳佈於北方的大批官軍調離北方,令其南下去對付刑天軍了,這樣的話,大明也許還有機會能解決掉刑天軍這個大敵。

一旦想到這一點,想著其中可能帶來的巨大利益,這個念頭便不由得開始在崇禎腦海中急速的膨脹了起來,可是反過來考慮,一旦這件事在談妥之前,要是讓朝野聽聞了風聲的話,估摸著又會鬧出軒然大波,崇禎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愛惜自己的名聲,別看把國家治理成了眼下這幅德行,可是他還是堅持認為,自己是一個明君,和建奴議和雖然是迫不得已的緩兵之計,可是照樣會被朝野的人們罵的狗血噴頭的。

於是他加快了在大殿中來回踱步的速度,看的那些在殿內伺候的內侍和宮女們都有點眼花了,他才突然間停下了腳步,臉上露出了一副決絕的神色,大聲下旨道:“速招陳新甲入宮面見於朕!……”

陳新甲聞旨之後,急急忙忙的便趕到了皇宮之中,崇禎屏退了殿中的內侍還有宮女,開始和陳新甲密議了起來。

陳新甲出宮之後,站在宮門處連連搖頭苦笑,現如今國事日非,當今聖上終於還是下決心要和建奴議和了,一旦這件事鬧起來的話,那麼他陳新甲估摸著就要成為千夫所指了,可是不辦也不成,刑天軍眼下實在是鬧的太厲害了,湖廣估計是沒救了,一旦要是南直隸再被他們奪佔的話,那麼大明也就徹底完了,這一點陳新甲還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一時間又拿不出好的辦法應對,只能連連派人去催丁啟睿加緊對刑天軍剿撫,可是他內心也明白,即便是把丁啟睿給逼死,現在丁啟睿也沒本事把刑天軍給剿了。

楊嗣昌有沒有手腕?丁啟睿豈能和楊嗣昌相比,可是楊嗣昌呢?上位之後,不但沒有滅掉李闖、張獻忠和刑天軍,反倒讓刑天軍坐大河南,現在活活的被刑天軍逼死在了隨州城之中,楊嗣昌都不行,換作他估摸著也不行,就不用說丁啟睿了,他肯定更不行。

而當今聖上急於跟建奴議和,可以說也實出無奈之舉,眼下各地可用的官軍越來越少,即便是有,也根本無法於刑天軍正面為敵,縱觀天下,還能和刑天軍交手的恐怕也只有眼下關外洪承疇和他麾下的那些新入衛的陝兵和關寧軍了,如果短時間之內不能抽調出北方的兵馬南下對刑天軍用兵的話,即便是孫傳庭,估摸著也沒有半點辦法。

這都是讓刑天軍逼得呀!他哀嘆了一聲之後,連忙登上了他的大轎,踩了踩轎板說道:“速速回府!另外派人去將兵部郎中馬紹愉請來見我,另外再請兵部主事朱濟之也來府中……”

兩日之後,馬紹愉和在朱濟之的陪同之下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京師,朝著關外義州而去,沿途也不和地方官員進行任何接觸,便悄然出了山海關……

看著城外密集的刑天軍大軍,還有如林一般迎風招展的旌旗,到了這個時候,宋一鶴已經別無選擇,在家丁的護衛之下,親自披掛上陣,身上披了一套鐵甲,腰間懸了一口利劍,登上了武昌府的城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