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世家階層的家族,要麼再降為門閥大族,要麼被司馬家剷除。
兩晉之亂,不便多說,衣冠南渡的門閥大族掌握了一切,這才有了“王與馬,共天下”。
而這,也讓後世之君看到,門閥大族距離皇權、王權還是過近,當混亂結束,隋朝、唐朝,又開始對門閥大族的五姓七望施以重拳。
最終,門閥大族在唯一女帝武則天時期,紛紛隕落,而唐末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更是將門閥大族骨灰給揚了。
自宋以降,以士大夫形成的門戶豪強,正式登場,臣民家族,終於沒有了威脅皇族、皇權的能力。
但兩宋黨爭,北元士禍,及至本朝的門戶之爭,無不在述說著門戶豪強對朝廷、對萬民的重大危害。
在嘉靖四十年以前。
分宜嚴家、淞江徐家、南充陳家、興化李家、靈寶許家……等等,這都屬於門戶豪強,在朝有著眾多門生故吏,或在野有著無數民心名望。
在嘉靖朝勢力最大、鬥得最狠的嚴家、徐家等門戶豪強被聖上給血洗了。
不忘初心、逆流而上的陳家,得了聖上的重視和賞賜,從門戶豪強跨過了門閥大族,走到了世家階層。
當然,和兩千年前的世家性質不同,陳家只留有傳承權力,而沒有影響皇權、王權的能力。
安分守己、順其自然的興化李家、靈寶許家等門戶豪強被聖上發落一二,便饒了過去。
如內閣閣老李春芳,都以為屬於門戶豪強的危機已經過去,儘管對陳家很豔羨,但在這濁世洪流中,能站穩腳跟,已然不易,李家、許家也沒想著再強求什麼,兩宋、北元、嘉靖四十年前怎麼過,以後還打算怎麼過。
大不了,讓族人把股溝給夾緊些。
但李春芳沒想過,距離皇權、王權最近的門戶豪強家族,本就是聖上最大的敵人。
哪怕聖上沒有想過剷除門戶豪強家族,但一些利國利民的國策,必將會損害、嚴重損害這千年來始終作為既得利益者的門戶豪強家族利益。
陳以勤在離京前,曾特意與老友李春芳有過交流,勸說興化李家儘快“漂白”。
不論是家族田地,還是商鋪,亦或者一些卑劣的門生故吏,能捨棄就捨棄,將家族之財轉為聖賢手札、國手字畫、稀世珍寶等物。
黃金、白銀這些俗物,差不多就夠了。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不外如是。
但李春芳卻不以為然,還搬出了亞聖孟子在《滕文公上》中說:“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這樣的話來搪塞他。
那時,陳以勤就料到老友會有一劫,但沒想到,這一劫,會來的這麼快。
而且,老友的自作聰明,更是將整個門戶豪強家族推向了萬丈深淵。
禁六經,復六藝。
講學堂成了演武堂。
老友卻沒有想過,武道被文道壓制了近千年,積攢的怨懟、仇恨何其之大。
一旦武道大興,血氣如龍,會第一個向誰找麻煩?
門戶豪強家族,或許有權,或許有錢,但和所有人一樣,命,可就一條啊!
生死麵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