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羽沒想到的是事情在第二天就得到了解決,劉金秋主動找到了楚天羽要求過年值班,劉金秋之所以不想回去是因為他老婆去了國外今年在國外陪孩子過年,劉金秋這個年紀父母也都去世了,兄弟姐妹是有,但人家也都是一大家子,劉金秋不想大過年的去麻煩自己的兄弟姐妹,這麼一來就算回去也是一個人過年,冷冷清清的實在是沒意思,還不如留在醫院值班好,最少還有一塊值班的醫生護士以及不能出院的患者大家一塊過年,反到是比家裡要熱鬧一些。
劉金秋的技術跟經驗楚天羽是非常瞭解的,有他坐鎮的話,除非出現非常棘手的手術才需要自己回來,其他的手術劉金秋都能做下來。
這麼一來楚天羽也就是答應下來,宋思飛那邊也要帶孩子回父母那過年,到是不用楚天羽陪著她們母女兩個人過年了,這到更方便楚天羽陪著宋幕玉回去過年。
距離過年是越來越近了,在臘月二十七這天楚天羽把值班的人都安排好,還給所有人發了一筆科研經費,說白了就是年終獎,感謝大家一年來的工作,這事可很快就在醫院裡造成了轟動,公立醫院過年就發個一二百的獎金,可沒有年終獎這一說,但是普外科卻開了這個先例,並且每個人拿得可都不少,最少的還有八千塊,至於劉金秋這些高年資醫生拿的更是多,直接就拿了五萬快。
這麼多的錢怎麼可能不讓其他科室的人眼紅,但眼紅也是沒有辦法的,這錢可不是醫院發的,而是楚天羽自掏腰包給的,這麼一來就算他們去找戴新元,也拿不到這筆錢,也只能紅著眼嫉妒了,不過到是有不少今年進醫院的小年輕看到這一幕更是想分到普外科了。
上班為了什麼?你要生說為了救死扶傷這麼高大少的理由到也行,但人活著就離不開吃穿住行,而要滿足吃穿住行就需要錢,所以上班往小了說就是為了賺錢養家餬口,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醫生也是個職業,大家幹醫生的也是上班賺錢,既然是這樣誰不想多賺點讓自家的日子好過一些,這麼一來新進醫院的小年輕們看到普外科賺得多,自然都是想進來的。
能分配到醫院的年輕醫生家裡肯定是有關係的,這年頭醫生這個行業雖然很危險,是高危行業,但也算是一份不錯的行業,自家孩子是學醫的,自然畢業後要想辦法給他運作下進到醫院中來,而那些沒關係的想進醫院,哪怕是個縣級醫院都基本不可能。
看看華夏每年有多少醫學院的畢業生吧,在算算華夏有多少醫學院校,以及衛校這種遍地開花的低等醫學院校,這麼多學校,這麼多畢業生,但是華夏的醫院才多少?這麼一來不可能所有學醫的學生都能進到醫院中,首先他們要遇到優勝劣汰這麼一遭,有關係的能進醫院,沒關係的進不去,這就刷下去很多人。
也不能說每年的醫學院校應屆畢業生沒有憑自己本事進到醫院的,這確實有,尤其是一些正規的大醫院,每年都會選拔優秀的醫療人才進到醫院中培養起來,但面對龐大的醫學院校畢業大軍,這點憑本事的人實在是少得可憐,大多數能進到醫院的人差不多都要走後門,在華夏不管幹什麼、做什麼都逃脫不了“關係”這兩個字。
在華夏人們也習慣了不管幹什麼都找關係,哪怕是個吃飯也想找找關係能給自己便宜一些。
東源縣這些新進醫院的年輕醫生也是如此,看到普外科發了這麼多錢立刻是找自己的父母走關係把自己弄進普外科去,等過了年楚天羽辦公室的門檻估計都得被踏破了,全是找關係說人情的人。
但這些年輕醫生沒想到的是楚天羽在這裡當主任有這些錢,可他要是走了那?那麼這筆錢肯定是沒有的,醫生待遇要想提高還是得靠政府,靠大刀闊斧的醫改,醫藥徹底分家,但這事辦起來實在是太難了,難入上青天,多少人趴在以藥養醫這個政策上喝血吃肉,斷了他們這條財路,他們不拼命那才叫怪事。
這個難題楚天羽現在肯定是沒那個能力解決的,只能是一步步來,一步步的準備著,總會有那麼一天楚天羽會實現這個多少醫生都期盼著的理想。
距離過年沒幾天了,科裡病人少了很多,顯得很是冷清,大過年的誰也不想在醫院過,所以能出院的都出院了,能託到年後在來治療的患者也儘量往後拖,只有那麼幾個患者病情重一些沒辦法回家過年,今年也只能是在醫院過年了。
距離過年越近大家就越沒心思上班,這也正常,醫生一年到頭的忙,也就過年這陣子可以連續休息幾天,都盼著過年那,不過楚天羽還是給大家開了一會,要求大家站好年前的最後一班崗,楚天羽出手大方,對待下屬也沒什麼領導架子,自然是很受手下人喜歡的,他現在發話了,大家自然是心甘情願的按照楚天羽說的做。